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41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循环单元至少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以及第二路纬纱编织而成,第一路纬纱为第一粘胶纤维,第二路纬纱为混纺纱,每根混纺纱由第二粘胶纤维、腈纶、氨纶加捻形成,面料沿纬线方向的两端的背面设置有防脱里层,防脱里层包括若干沿面料纬线方向分布且沿面料经线方向依次成圈的涤纶编织而成,防脱里层与循环单元通过热熔胶粘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防脱里层通过热熔胶固定于面料纬线方向的两端使得循环单元中的纬纱固定于防脱里层上从而防止循环单元中的纬纱在局部断裂时大面积散脱,具有结构简单,防散脱效果好等优点。

A Piece of Colored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段彩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段彩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段彩面料是由段彩纱线经过大圆机针织形成的新型面料,富有层次变化及立体感。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407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轻薄面料,由总纱线构成,所述总纱线由真丝纱线、木棉纱线和纯棉纱线通过大圆机纺织构成;所述面料的密度PA不小于100纵列/5CM,PB不小于80横列/5CM。该技术采用木棉和真丝与纯棉原料进行混纺,木棉纤维和真丝纤维对纯棉纤维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使得面料不易起皱;结合了木棉的轻柔、保暖,真丝的爽滑和纯棉的柔和贴身,同时避免了这三种原料的缺点。该技术为纬编针织面料,因边缘缝合质量不佳或使用时的磨损等因素容易脱圈走纱,使面料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段彩针织面料,能够防止纬纱脱圈走纱从而提升使用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至少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以及第二路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路纬纱为粘胶纤维,所述第二路纬纱为混纺纱,每根所述混纺纱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1),所述循环单元(1)至少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2)以及第二路纬纱(3)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路纬纱(2)为第一粘胶纤维(21),所述第二路纬纱(3)为混纺纱,每根混纺纱由第二粘胶纤维(31)、腈纶(32)、氨纶(33)加捻形成,其特征在于:面料沿纬线方向的两端的背面设置有防脱里层(4),所述防脱里层(4)包括若干沿面料纬线方向分布且沿面料经线方向依次成圈的涤纶(41)编织而成,所述防脱里层(4)与循环单元(1)通过热熔胶(42)粘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1),所述循环单元(1)至少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2)以及第二路纬纱(3)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路纬纱(2)为第一粘胶纤维(21),所述第二路纬纱(3)为混纺纱,每根混纺纱由第二粘胶纤维(31)、腈纶(32)、氨纶(33)加捻形成,其特征在于:面料沿纬线方向的两端的背面设置有防脱里层(4),所述防脱里层(4)包括若干沿面料纬线方向分布且沿面料经线方向依次成圈的涤纶(41)编织而成,所述防脱里层(4)与循环单元(1)通过热熔胶(42)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彩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表面设置有功能区(5),所述功能区(5)包括荧光警示区(61),所述荧光警示区(61)包括设置于面料背对防脱里层(4)的表面的透明保护层(62)以及填充于透明保护层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云萍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