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船自救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
技术介绍
世界各地总有沉船事件发生,一旦发生沉船事件各国都第一时间,进行搜救。但是,因海域面积比较大,海底比较深压力大,海底环境比较复杂,发生沉船自救非常困难。现有的船上,大多配备了救生船,但是救生船仅适用未沉船之前使用,一旦船沉入海底,就无法自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该系统利用救生充气囊载人上浮至水面,实现逃生自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包括设在船舶或潜水艇上的耐高压舱,与所述耐高压舱并排设置的逃生舱,设在所述耐高压舱和所述逃生舱之间的救生门;所述逃生舱上设置有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救生充气囊,所述救生充气囊的两端均设置有硬质门,一端的所述硬质门与所述救生门对接,且该硬质门侧设置有操作间,另一端的所述硬质门外侧设置有浮漂;所述救生充气囊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上均设置有充气孔 ...
【技术保护点】
1.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船舶或潜水艇上的耐高压舱,与所述耐高压舱并排设置的逃生舱,设在所述耐高压舱和所述逃生舱之间的救生门;所述逃生舱上设置有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救生充气囊,所述救生充气囊的两端均设置有硬质门,一端的所述硬质门与所述救生门对接,且该硬质门侧设置有操作间,另一端的所述硬质门外侧设置有浮漂;所述救生充气囊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上均设置有充气孔;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通过所述充气孔给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充气,使所述救生充气囊膨胀内部形成空间;高抗拉绳, ...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船舶或潜水艇上的耐高压舱,与所述耐高压舱并排设置的逃生舱,设在所述耐高压舱和所述逃生舱之间的救生门;所述逃生舱上设置有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救生充气囊,所述救生充气囊的两端均设置有硬质门,一端的所述硬质门与所述救生门对接,且该硬质门侧设置有操作间,另一端的所述硬质门外侧设置有浮漂;所述救生充气囊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上均设置有充气孔;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通过所述充气孔给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充气,使所述救生充气囊膨胀内部形成空间;高抗拉绳,所述高抗拉绳盘设在绞盘上,所述高抗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逃生舱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救生充气囊上;且所述高抗拉绳的长度大于海水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高抗压对接筒以及设在所述高抗压对接筒内的支撑结构;所述高抗压对接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接门,一端所述对接门与所述救生门对接,另一端所述对接门与所述硬质门对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立,韩文泉,高玉涵,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