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10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包括表面层、里料层以及设于表面层和里料层之间的减震层组,表面层、里料层以及减震层组通过衍缝连接,减震层组包括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第一减震层采用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且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中灌注有液态增强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第一减震层受到撞击时硅树脂首先硅树脂接收到冲击力,硅树脂立即转变为坚硬固体,并把外力传给相邻的三维织物复合材料将冲击力展开,并通过与第二减震层可以将碰撞受到的力的能量进行分散传递和吸收,充分利用各层的材料的优点以及各层的相互作用,来降低抵肩射击时长枪后坐力对肩胛部及胸部的震动,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Shock-absorbing protective fabric and shock-absorbing protective 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
技术介绍
在射击训练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射击工具为长枪,在使用长枪时,由于长枪的长度较长其后座力会对肩及胸部有一定的震动,长期采用长枪进行训练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因此需要专门的防护马甲对肩及胸部进行填充减震,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棉及其他弹性材料作为服装的填充物用于减震,其需要的厚度较大且减震效果并不理想,并且透气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棉及其他弹性材料作为服装的填充物用于减震具有厚度大、透气性不足以及减震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震防护面料,包括表面层、里料层以及设于所述表面层和所述里料层之间的减震层组,所述表面层、所述里料层以及所述减震层组通过衍缝连接,所述减震层组包括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采用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且所述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中灌注有液态增强树脂。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复合材料采用涤纶、腈纶以及粘胶纤维混纺为菱形三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液态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层(1)、里料层(3)以及设于所述表面层(1)和所述里料层(3)之间的减震层组(2),所述表面层(1)、所述里料层(3)以及所述减震层组(2)通过衍缝连接,所述减震层组(2)包括第一减震层(21)和第二减震层(22),所述第一减震层(21)采用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且所述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中灌注有液态增强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层(1)、里料层(3)以及设于所述表面层(1)和所述里料层(3)之间的减震层组(2),所述表面层(1)、所述里料层(3)以及所述减震层组(2)通过衍缝连接,所述减震层组(2)包括第一减震层(21)和第二减震层(22),所述第一减震层(21)采用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且所述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中灌注有液态增强树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复合材料采用涤纶、腈纶以及粘胶纤维混纺为菱形三维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增强树脂采用D30材料或硅树脂。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层(22)采用聚醚型聚氨酯。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减震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层(22)上设有若干凸起部(221),且所述凸起部(221)之间设有若干透气孔(222)。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服装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