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09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包括防炫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的防炫层为AG或AR层,所述柔性层为TPU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AG或AR层使得保护贴表面具有防炫防反射功能,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仍然可以阅读或书写,柔性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折叠或者弯曲的过程中也不易产生折痕,确保保护贴外观的美感,另一方面增加的阻尼比在笔尖与纸感膜之间形成凹陷,达到和纸质笔记本类似的书写体验。

Flexible Protection Paste for New Notebook Electronic Products Based on Electronic Ink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柔性保护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
技术介绍
电子墨水屏是一种采用电子墨水的屏幕,由于其反射率和对比度佳,能带给用户传统纸张一样的阅读体验,因此成为很多电子产品屏幕的首。柔性保护贴作为电子水屏幕的一层薄膜材料,对电子水屏幕起到保护的作用,其首先应具有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仍然具有较好的防炫防反射性;同时为防止长时间使用屏幕被划伤或刮花,延长使用寿命,保护贴还应有较好的耐磨性;另外为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手指接触保护贴时应具有良好的触滑性。而目前的保护膜材料仍存在防炫防反射性能不佳、耐磨性差、柔性不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包括:防炫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优选的是,AG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8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0份,催化剂5份,固化剂3份,分散剂1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其中催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固化剂为乙烯基三胺,分散剂为硬脂酸镁。优选的是,AR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60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碳酸钙粉末2份,偶联剂1,催化剂1.5份,引发剂1份,其中偶联剂为二甲氧基三乙基硅烷,催化剂为N-乙烯基甲酰胺,引发剂为二-氰丙基-二基苯并二硫。AG层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引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薄膜表面形成尺寸较小的纳米颗粒的凸起,在不影响贴膜透明性的同时,提高防炫效果,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仍然可以书写或者阅览。AR层中选用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材料,该材料具有非常低的表面能,无论是在水介质还是油性介质中,其表面都不会发生浸润,因此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抗刮以及自我清洁性能,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以及有机溶剂的组合使用,降低AR层的的折射率,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又能防止纳米颗粒发生的团聚作用,从而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赋予AR层优异的防反射和耐磨性能。优选的是,柔性层为TPU膜。优选的是,TPU膜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60-80份,填充剂20-30份、润滑剂2-4份、交联剂1-3份,扩链剂2-6份、阻燃剂1-3份以及催化剂0-1份。优选的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九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二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是,交联剂为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丙烷、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优选的是,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对苯二酚、二乙醇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是填充剂为PMMA、PTFE/聚四氟乙烯、MnS2中的至少一种与改性PC的混合物。优选的是,改性PC以重量份计包括成分如下:聚碳酸酯50-60份,聚苯乙烯10-20份,相容剂0.3-0.6份,高岭石2-5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6-2.4份,硬脂酸钠1-3份,聚硅氧烷3-8份,纳米氧化铝9-16份,其中所述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改性PC中添加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增强材料的刚性和力学性能,而PMMA、PTFE/聚四氟乙烯和MnS2都是良好增强力学特性、耐磨性同时硬度优良的材料;通过在改性PC中加入PMMA、PTFE/聚四氟乙烯和MnS2,对改性PC膜表面的活化基团进行了氧化程度的调整,活化基团数量的增加进一步提升改性PC的柔性,在保证材料触感柔滑的同时,兼顾材料的硬度,增强材料的阻尼和耐磨性,最终提升了TPU膜的使用品质。优选的是,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氮化硼、硅油、氧化硼、三乙醇胺油酸酯、LicowaxE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AG或AR层作为防炫层,将反射光变成漫反射,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填充剂中创新性地将改性PC与PMMA、PTFE/聚四氟乙烯和MnS2中的至少一种组合,从而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一方面增加笔尖和纸感膜接触阻尼比,在笔尖和纸感膜接触表面形成凹陷,给予用户书写时和纸质笔记本书写类似的书写体验,同时材料柔性的增加,使得整个保护贴即使在折叠或者弯曲的过程中也不易产生折痕,提高保护贴外观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炫层;2—柔性层;3—粘胶层;4—刚性层;5—硅胶层;6—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G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AG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材料经混合、涂布和干燥而成:所述TPU膜以重量计由以下材料混合、涂布、干燥而成:所述TPU膜的制备方法为:将六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PC、PMMA、二异氰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LicowaxE加入到1,4-丁二醇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制得混合均匀的柔性剂,干燥完全后用离型膜覆合即得到柔性层。所述改性PC的制备方法如下: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加入高岭石、过氧化二苯甲酰、硬脂酸钠后常温搅拌12h均匀后冷却,再加入其它材料共混均匀即得。所述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AG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依次均匀地涂布在基材板上,然后在70-90℃下干燥5分钟,150℃固化30分钟后,得到所述保护贴。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R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AR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材料经混合、涂布和干燥而成:所述AR层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AG层的制备。所述TPU膜以重量计由以下材料混合、涂布、干燥而成:所述改性PC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所述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G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AG层以重量计份包括的材料及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所述TPU膜以重量计由以下材料混合、涂布、干燥而成:所述改性PC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所述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G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AG层以重量计份包括的材料及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所述TPU膜以重量计由以下材料混合、涂布、干燥而成:所述改性PC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所述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一。对比例一: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防炫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防炫层、柔性层、粘胶层、刚性层、硅胶层以及离型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炫层为AG层或AR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AG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60-10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0-30份,催化剂0-10份,固化剂0-10份,分散剂1-5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其中催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固化剂为乙烯基三胺,分散剂为硬脂酸镁;所述AR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0-100份,二纳米二氧化钛0-10份,纳米二氧化硅0-10份,碳酸钙粉末1-6份,偶联剂0-5份,催化剂0-3份,引发剂0.1-3份,其中偶联剂为二甲氧基三乙基硅烷,催化剂为N-乙烯基甲酰胺,引发剂为二-氰丙基-二基苯并二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为TPU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子墨水屏新型笔记类电子产品用柔性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60-80份,填充剂20-30份、润滑剂2-4份、交联剂1-3份,扩链剂2-6份、阻燃剂1-3份以及催化剂0-1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