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复合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金属管的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层状金属复合管是能够兼具较好的刚度和强度以及耐蚀性等综合性能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各层金属之间结合在一起,可最大限度的克服了单一金属的性能缺陷,充分的发挥了各组元金属的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安全性与经济性比较均衡,可以显著的降低应用的成本,综合性能优异和经济效益显著。与层状复合板相比,制备层状金属复合管的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对其复合工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以固固相复合为主,在复合前需要对预复合管件进行装配组坯,然后通过挤压、旋压、滚压等成形方法使复合管组件发生塑性变形。对于冷成形复合界面通常为机械啮合,热变形过程中复合界面在高温、压力、变形作用下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状金属复合管复合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结合界面存在氧化问题,结合层结合力弱,因此不能达到冶金融合的效果。爆炸成形层状复合管存在噪声及污染问题,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并且复合管复合过程首先需要将各层金属管材预制成复合管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活动横梁(1)、上模板(2)、挤压筒(3)、内不锈钢管(5)、外不锈钢管(6)、挤压模(7)、顶杆(8)、工作台(9)、下模板(10)、保温隔热层(11)、加热线圈(12)、加热体(13)、上盖板(14)组成;其中上盖板(14)、挤压模(7)、下模板(10)、保温隔热层(11)、加热线圈(12)、加热体(13)共同组成挤压筒组件;上模板(2)的上方与活动横梁(1)固定连接,上模板(2)的下方装有挤压筒(3),活动横梁(1)带动上模板(2)和挤压筒(3)上下移动;挤压模(7)上表面与上盖板(14)下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活动横梁(1)、上模板(2)、挤压筒(3)、内不锈钢管(5)、外不锈钢管(6)、挤压模(7)、顶杆(8)、工作台(9)、下模板(10)、保温隔热层(11)、加热线圈(12)、加热体(13)、上盖板(14)组成;其中上盖板(14)、挤压模(7)、下模板(10)、保温隔热层(11)、加热线圈(12)、加热体(13)共同组成挤压筒组件;上模板(2)的上方与活动横梁(1)固定连接,上模板(2)的下方装有挤压筒(3),活动横梁(1)带动上模板(2)和挤压筒(3)上下移动;挤压模(7)上表面与上盖板(14)下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模(7)下表面与下模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模板(10)固定安装在工作台(9)上;挤压模(7)外侧设有加热体(13),加热体(13)内部装有加热线圈(12),加热体(13)的外侧、挤压模(7)和上盖板(14)之间、挤压模(7)和下模板(10)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层(11);与挤压筒(3)对应位置,上盖板(14)、挤压模(7)和下模板(10)中部开有圆形通孔,挤压筒(3)向下移动时从上盖板(14)中部的圆形通孔穿过进入挤压模(7)的型腔中,挤压筒(3)的外表面与上盖板(14)、挤压模(7)的圆形通孔内表面滑动配合;顶杆(8)为阶梯轴,上段直径较小,下段直径较大;顶杆(8)由底部液压缸带动上下移动,顶杆(8)从下模板(10)的通孔穿入,进入挤压模(7)内部型腔;顶杆(8)的下段较大径外表面与挤压模(7)型腔内表面滑动配合。2.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需对筒形金属锭(4)、以及内不锈钢管(5)和外不锈钢管(6)的待结合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有机类杂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家旺,王慧远,查敏,管志平,马品奎,李志刚,任明文,徐进,贾红杰,程秀明,高丹,管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