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390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碳捕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建筑通风管道通过空压机连接并联的多组吸附支路,每组吸附支路包括交替用于吸附和脱附的两条支路;每条支路均设有气路电控阀和吸附床,吸附床中吸附腔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废气排出口或产品气出口,完成变电真空吸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依次连接蓄电池和逆变器,为系统供电;冷凝器通过工质泵连接吸附床中换热腔,形成冷凝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碳捕集技术应用于建筑通风系统中,通过优化二氧化碳吸附剂材料工艺,并采用太阳能光伏驱动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全年从建筑空气中高效低能耗分离二氧化碳产品气的同时促进建筑内新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

A Solar-driven Vacuum Substation Carbon Capture System for Building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
本技术属于碳捕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空气净化装置的发展,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筑通风系统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效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336134.4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净化装置、楼道气管、室内进气管和室内排气扇;净化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池净化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和空气优化单元;水池净化单元设有净化池,进风管的出风管口通入净化池的底部;空气优化单元包括:空气检测器、紫外杀菌器、负离子发生器、制氧器及CPU控制器。该技术能有效净化空气,同时提高空气质量,使楼层各房间都能保持新鲜空气,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具备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能力。在大型室内建筑(如电影院、礼堂、教室等)有大量人员聚集时,人们在集中的时间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会使建筑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可达1000ppm)。有研究表明建筑内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室内人员有头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通风管道、空压机、气路电控阀、电极、吸附床、四通换向阀、废气排气口、真空泵、产品气出口、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工质泵、冷凝器、工质电控阀;所述建筑通风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空压机的进口,所述空压机的出口连接并联的多组吸附支路,每组吸附支路包括交替用于吸附和脱附的A支路和B支路;A支路和B支路均自所述空压机的出口一端依次设有气路电控阀和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内部的吸附腔和外部的换热腔,所述吸附腔内装有可导电的混合吸附剂填料,所述吸附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所述换热腔内装有冷凝工质;所述空压机的出口通过每组所述吸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通风管道、空压机、气路电控阀、电极、吸附床、四通换向阀、废气排气口、真空泵、产品气出口、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工质泵、冷凝器、工质电控阀;所述建筑通风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空压机的进口,所述空压机的出口连接并联的多组吸附支路,每组吸附支路包括交替用于吸附和脱附的A支路和B支路;A支路和B支路均自所述空压机的出口一端依次设有气路电控阀和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内部的吸附腔和外部的换热腔,所述吸附腔内装有可导电的混合吸附剂填料,所述吸附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所述换热腔内装有冷凝工质;所述空压机的出口通过每组所述吸附支路的两个所述气路电控阀分别连接两个吸附床中吸附腔的进口,每组所述吸附支路的两个吸附床中吸附腔的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两个进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一个出口通向所述废气排出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产品气出口,所述产品气出口用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排出;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依次连接至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于所述空压机、所述气路电控阀、所述电极、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工质泵进行供电;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工质泵的进口,所述工质泵的出口通过所述工质电控阀连接所述吸附床中换热腔的进口,所述吸附床中换热腔的出口通过所述工质电控阀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设置于建筑顶层,所述建筑通风管道的进口连接建筑已有排风管道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太阳能驱动真空变电吸附碳捕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帅赵睿恺赵力李双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