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江专利>正文

旋流产生装置、药盒、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和吸入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76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产生装置、药盒、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和吸入给药装置。旋流产生装置用于吸入给药,旋流产生装置包括旋流结构,旋流结构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中心至流道边缘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所述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流结构通过在旋流通道内设置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使得处于旋流通道的在流道的径向内侧到流道的径向外侧之间的不同位置的气流均能产生旋流,因此位于整个流道内不同位置的气流均能产生旋流,提高对药粉的雾化效果从而加大被吸入肺部的药粉的比例。

Swirl Generator, Drug Box, Inhalation Drug Delivery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Inhalation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产生装置、药盒、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和吸入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流产生装置、药盒、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和吸入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我国的疾病死因上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脑血管病。肺部吸入给药是慢阻肺的首选疗法,具有靶向、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溶液雾化、计量雾化和干粉粉雾。与溶液雾化和计量雾化相比,干粉粉雾剂吸入给药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慢阻肺病人。现有技术中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吸入给药装置对药粉的雾化效果不好,吸入给药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产生装置、药盒、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和吸入给药装置,旨在提高吸入给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旋流产生装置,旋流产生装置包括旋流结构,旋流结构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径向中心至流道边缘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进一步地,旋流部包括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产生装置包括旋流结构,所述旋流结构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所述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所述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中心至流道边缘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所述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产生装置包括旋流结构,所述旋流结构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所述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所述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中心至流道边缘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所述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部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旋流叶片固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从流道边缘数第一个旋流部外侧的外侧导流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导流面至少在所述气流出口端一侧为截面积从所述旋流通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旋流部之间设置用于隔离两个旋流部的气流的隔离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用于为其隔离的两个旋流部中靠近中心的旋流部的气流导流的第一中间导流面和/或用于为其隔离的两个旋流部中靠近边缘的旋流部的气流导流的第二中间导流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导流面至少在气流出口端一侧为截面积从所述旋流通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和/或,所述第二中间导流面至少在气流出口端一侧为截面积从所述旋流通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