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7291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3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浓缩水丸配制技术领域,包括质量份数比为以下组分的原料,郁金9份~12份、薏苡仁9份~12份、柴胡3份~5份、香附7份~10份、陈皮7份~10份、枳壳3份~5份、当归5份~8份、赤芍7份~10份、桃仁3份~5份、红花3份~5份、三棱3份~5份、莪术7份~10份、夏枯草7份~10份、海藻3份~5份、昆布3份~5份、土贝母7份~10份、桔梗7份~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痰湿凝结型、肝郁气结型、瘀血阻滞型粉刺进行治疗,取其疏肝理气,健脾利湿,燥湿化痰,活血调经,祛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

A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acne of phlegm-blood stasis ty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浓缩水丸配制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其特点是颜面及胸背皮肤上发生针尖或米粒、豆粒大小的皮疹,或见“白头”“黑头”,或为脓疮、结节、囊肿,现代医学称为“寻常性痤疮”。由于破坏了健康皮肤的色泽和光滑度而成为青少年最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多发于青年,是由于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或素体阳热偏盛,又正值生机活泼之际,营血日渐偏盛;或喜嗜辛辣,鱼腥油腻肥甘之品,积久蕴热;或外感风热之邪。外邪、内热郁结日久,致气血郁滞,气滞湿生,气滞瘀结,致粉刺发病,且粟疹逐渐扩大,出现结节,累累相连。总之,素体血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血郁痰结使病情复杂深重。其发病部位多在面部,其皮损发于前额与胃有关;在口周与脾有关;在面颊两侧与肝有关;发于胸部与任脉有关;发于背部与督脉有关。《医宗必读》之论:“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验之痤疮临床,辨之脏腑、寒热、虚实,将其证型归纳为七种:肺经风热型:皮损以眉间、面部、下颏多见,呈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包括质量份数比为以下组分的原料,郁金9份~12份、薏苡仁9份~12份、柴胡3份~5份、香附7份~10份、陈皮7份~10份、枳壳3份~5份、当归5份~8份、赤芍7份~10份、桃仁3份~5份、红花3份~5份、三棱3份~5份、莪术7份~10份、夏枯草7份~10份、海藻3份~5份、昆布3份~5份、土贝母7份~10份、桔梗7份~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包括质量份数比为以下组分的原料,郁金9份~12份、薏苡仁9份~12份、柴胡3份~5份、香附7份~10份、陈皮7份~10份、枳壳3份~5份、当归5份~8份、赤芍7份~10份、桃仁3份~5份、红花3份~5份、三棱3份~5份、莪术7份~10份、夏枯草7份~10份、海藻3份~5份、昆布3份~5份、土贝母7份~10份、桔梗7份~10份。2.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称取十七味中药饮片,各组分均取1/3,放入粉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刘海侠孙立影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松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