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用高原氧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1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畜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牛用高原氧仓,设置有:挡墙;挡墙围成框体,挡墙挂有制氧机,挡墙上设置有出氧口;挡墙上通过铰链固定有木门;框体底部设置有硬质床面和漏缝床面,漏缝床面下设排污通道,框体顶部设置有照明设施;挡墙一侧建有料槽,料槽前配有牛颈枷;挡墙内侧建有水槽,水槽上方设置有水龙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牛用高原氧仓,通过氧气流量的控制使仓内氧气体积百分比在12.24%‑23%范围内可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牛在其中可自由起卧,不受任何影响。同时,饲养人员辅以相关药物,可有效解决奶牛因缺氧引起的高原性心脏病,水肿病,犊牛死亡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用高原氧仓
本技术属于畜牧设备
,尤其涉及牛用高原氧仓。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西藏地区奶牛品种原始,生产力低下,不能满足人们对奶制品的需要。自2014年起,在地区政府的主导下,西藏自治区开始大规模的引入荷斯坦奶牛、娟姗牛等国内外优良奶牛品种。西藏地区以拉萨为例,海拔3650M,空气中氧气含量为175g/m3,氧气体积百分比为12.24%,为平原氧气含量的65%,引进荷斯坦奶牛、娟姗牛均为平原牛种,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会出现免疫力下降、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衰竭,导致高原性水肿、犊牛死亡等现象;目前,西藏地区引进奶牛死亡率达37.58%,犊牛死亡率达81%。搭建高原牛用氧仓能大幅降低奶牛肺动脉压,有效治疗奶牛高原性突发心脏病;辅以速尿、消炎等药物可以治疗奶牛高原性水肿病;将初生的犊牛放入氧仓,可将犊牛死亡率降低至15%以内。因此,建立高原牛用氧仓,是引进良种奶牛发挥优良生产性能的核心基础。目前,在人类高原病研究方向,氧仓、氧气的使用已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对引进奶牛患高原病重视不够,对治疗引进奶牛高原病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国内并没有针对患高原病奶牛的治疗设备,所以牛类高原病在氧气运用上尚未有任何报道。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技术中,不能解决高原缺氧环境下出现免疫力下降、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衰竭现象,导致高原性水肿、犊牛死亡率高、引进奶牛死亡率高。(2)高原氧仓控制系统验证需要用患病奶牛才能得到最真实可靠的数据,而牛无法直接反馈使用信息。(3)如果直接用患病奶牛实践,如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患病奶牛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牛用高原氧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牛用高原氧仓设置有:挡墙,挡墙围成框体,挡墙挂有制氧机,挡墙上设置有出氧口;通过设置制氧机和出氧口,可以控制氧气的含量12.24%-23%范围,当氧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低于12.24%制氧机会释放氧气,当氧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高于23%制氧机会暂停释放氧气,直至氧气体积百分比降至23%后制氧机又重新工作。所述制氧机除有制氧功能外还连接有测氧仪和控制器、检测器,测氧仪能够实时监测氧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控制器能够控制氧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在12.24%-23%之间上下浮动。能大幅降低奶牛肺动脉压,有效治疗奶牛高原性突发心脏病;辅以速尿、消炎等药物可以治疗奶牛高原性水肿病;将初生的犊牛放入氧仓,可将犊牛死亡率降低至15%以内。进一步,所述挡墙上通过铰链固定有木门;本技术可以将奶牛饲养在封闭框体环境内,保证含氧量合适,封闭框内可供饲养人员进入实时监测奶牛常规生理指标和采集血液检测奶牛血液生理指标,同时木门可供牛进出。进一步,所述框体底部设置有硬质床面和漏缝床面,漏缝床面下设排污通道,框体顶部设置有照明设施;通过设置照明设施,可以保证奶牛饲养过程中的采光,起卧活动;通过设置排污通道,可将粪污排出氧仓。进一步,所述挡墙一侧建有料槽,料槽前配有牛颈枷;通过设置料槽,可以放置奶牛的饲料,牛颈枷能对奶牛进行自锁控制,降低劳动强度,能够轻松地对奶牛进行兽医处理活动。进一步,所述挡墙内侧建有水槽,水槽上方设置有水龙头;通过设置有水龙头和水槽,能及时向水槽中补充水,供奶牛饮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牛用高原氧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牛用高原氧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牛用高原氧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木门;2、制氧机;3、出氧口;4、牛颈枷;5、料槽;6、水槽;7、水龙头;8、漏缝床面;9、照明设施;10、挡墙;11、硬质床面;12、框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牛用高原氧仓,通过氧气流量的控制使仓内氧气体积百分比在12.24%-23%范围内可控。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牛在其中可自由起卧,不受任何影响。同时,饲养人员可进入仓内监测奶牛常规生理指标和采集血液检测奶牛血液生理指标,饲养人员辅以相关药物,可有效解决奶牛因缺氧引起的高原性心脏病,水肿病,犊牛死亡率高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牛用高原氧仓包括:木门1、制氧机2、出氧口3、牛颈枷4、料槽5、水槽6、水龙头7、漏缝床面8、照明设施9、挡墙10、硬质床面11、框体12。挡墙10围成框体12,挡墙10上通过铰链固定有木门1,挡墙10上设置有出氧口3,挡墙10挂有制氧机2,框体12底部设置有硬质床面11和漏缝床面8,漏缝床面8下设排污通道,框体12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照明设施9,依靠挡墙10建有料槽5,料槽5前配有牛颈枷4,依靠挡墙10建有水槽6,水槽6上方设置有水龙头7。作为优选实施例,框体12为长8米,宽4米,高2米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长方体氧仓。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框体8m长挡墙一侧,依墙建有长5m,宽0.5m,高0.5m料槽。作为优选实施例,料槽前配有3副牛颈枷,颈枷高1.8m。作为优选实施例,料槽依框体8m长挡墙一侧,离地1.5米处挂有3个出氧口(可调出氧量)。作为优选实施例,制氧机的流量为40L/h。作为优选实施例,挡墙建有宽2米、高1.8米较为封闭木门,供牛进出。作为优选实施例,框体5米宽挡墙一侧,依墙建有长3米,宽0.5m,高0.5m水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框体12顶端连有照明设施9,可以为氧仓提供照明,框体12底端包含水平设置的硬质床面11和漏缝床面8,漏缝床面8下设排污通道,可将粪污排出氧仓,3个出氧口,可调出氧量,制氧机2可以制造出氧气,木门1可供牛进出,水槽6依墙一侧连有水龙头7,用于随时加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奶牛发生水肿病时,将氧仓内氧气体积百分比控制在21%,配合肌肉注射呋塞米10ml-20ml、地塞米松5ml-10ml,静脉注射青霉素钾500万-1000万单位,口服阿莫西林80g-120g(每日两次)、氯化钾缓释片6g-12g(每日两次),同时配合检测奶牛血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5天内可痊愈。实施例2犊牛在高原缺氧环境主要死亡为初生缺氧窒息死亡,高原急性心脏病死亡。犊牛初生缺氧窒息时,不能站立、采食,应及时将犊牛及时放入氧仓,将仓内氧气出口导管,直接插入犊牛鼻腔,使其吸纯氧(3小时/日),配合灌服葡萄糖酸钙(20g/日),3日内犊牛可站立并自由采食(犊牛发生过缺氧窒息后,体质较弱,应连续30天继续灌服葡萄糖酸钙)。犊牛发生高原急性心脏病时,立刻将犊牛放入氧仓,将仓内氧气出口导管,直接插入犊牛鼻腔,使其吸纯氧1小时,配合心肺复苏,可将犊牛抢救过来。犊牛恢复后应继续将犊牛留在氧仓内,将仓内氧气体积百分比控制在22%,2天后方可将犊牛放回犊牛室。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用高原氧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用高原氧仓设置有:挡墙;挡墙围成框体,挡墙挂有制氧机,挡墙上设置有出氧口;挡墙上通过铰链固定有木门;框体底部设置有硬质床面和漏缝床面,漏缝床面下设排污通道,框体顶部设置有照明设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用高原氧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用高原氧仓设置有:挡墙;挡墙围成框体,挡墙挂有制氧机,挡墙上设置有出氧口;挡墙上通过铰链固定有木门;框体底部设置有硬质床面和漏缝床面,漏缝床面下设排污通道,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巴桑珠扎姜南索朗曲吉赵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