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密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686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局部密化支架,在整体上保持适合柔顺性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阻止或减少动脉瘤腔血流以利于实现治愈,其用于包含动脉瘤结构的血管中并包括:密网部分,其内部中空并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而整体呈管状且具有圆形截面,密网部分通过金属丝编织形成网状壁结构;第一疏网部分通过金属丝编织形成内部中空管状结构,从密网结构第一端远离中心向外伸展至喇叭口形状第一自由端;第二疏网部分通过金属丝编织形成内部中空管状结构,从密网结构第二端远离中心向外伸展至喇叭口形状第二自由端;密网部分、第一和第二疏网部分的管状结构在内部连通,密网部分金属覆盖率30%以上,第一或第二疏网部分金属覆盖率15%以下。

Locally densified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密化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局部密化支架。
技术介绍
动脉瘤是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则致死率极高。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颅内支架的出现使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大大提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支架技术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等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以改变动脉瘤颈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载瘤动脉曲度、起到血管内皮生长的“脚手架”的作用。血流导向装置可以改变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状态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不过,现有技术的血管支架仍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手术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微导管穿越支架网眼输送弹簧圈来填塞动脉瘤腔,微导管穿过支架空隙的难度很大、而且由于操作时易穿破血管组织,不但风险较高,而且成本也较高。此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存在动脉瘤复发、破裂风险。再如,为改变动脉瘤腔血流状态诱发瘤内血栓形成以利于治愈,希望支架具有较高的金属覆盖率。例如,目前临床上可使用金属覆盖率30%左右的Pipeline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在此所述的血管支架的金属覆盖率是指:支架中的金属覆盖面积占支架总面积的比例。然而,支架金属覆盖率越高,则其径向张力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密化支架,其用于包含动脉瘤结构的血管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网部分,其内部中空,并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而整体呈管状且具有圆形的截面,所述密网部分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网状的壁结构;第一疏网部分,其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从所述密网结构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密网结构的中心向外伸展至具有向外张开的喇叭口形状的第一自由端;第二疏网部分,其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从所述密网结构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密网结构的中心向外伸展至具有向外张开的喇叭口形状的第二自由端;其中所述密网部分、所述第一疏网部分和所述第二疏网部分的管状结构在内部连通,所述密网部分的金属覆盖率为30%以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密化支架,其用于包含动脉瘤结构的血管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网部分,其内部中空,并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而整体呈管状且具有圆形的截面,所述密网部分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网状的壁结构;第一疏网部分,其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从所述密网结构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密网结构的中心向外伸展至具有向外张开的喇叭口形状的第一自由端;第二疏网部分,其通过金属丝编织而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从所述密网结构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密网结构的中心向外伸展至具有向外张开的喇叭口形状的第二自由端;其中所述密网部分、所述第一疏网部分和所述第二疏网部分的管状结构在内部连通,所述密网部分的金属覆盖率为30%以上,所述第一疏网部分或所述第二疏网部分的金属覆盖率为15%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密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网部分的金属覆盖率为30%~45%。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王鲁宁谢建新吴中学张宝瑞彭飞佟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