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63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01
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移动件、双向螺纹杆、转钮、第二固定件、锁紧件、第一弹性件、夹板和第二弹性件;锁紧件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并插接连接件;第一弹性件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并与滑动件连接;滑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双向螺纹杆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移动件位于双向螺纹杆两端,两移动件分别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转钮与双向螺纹杆连接;固定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两侧,且固定板与移动件连接;夹板位于固定板内侧;第二弹性件连接夹板和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固定板的位置和夹板的张开程度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病人和不同部位,固定效果好,操作简便,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使用和收纳。

A Fixation Device for 3D Printing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折用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通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目前还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骨折是比较严重的外伤,发生骨折后骨上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非常疼痛,因为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必须借用外部的固定物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正确位置,防止它再移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一般是采用石膏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石膏固定和拆除过程都过于繁琐,且透气性差,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会存在消肿的现象,消肿会使得石膏与骨折处存在一定的间隙,然而因石膏定型后无法再调整其与肢体的束缚力度,导致肢体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固定板(2)、第一固定件(3)、移动件(4)、双向螺纹杆(5)、转钮(6)、第二固定件(7)、锁紧件(8)、第一弹性件(9)、夹板(13)和第二弹性件(15);第二固定件(7)位于连接件(1)的下方;锁紧件(8)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连接件(1)上设有定位孔(12),锁紧件(8)插接连接件(1);第一弹性件(9)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并位于锁紧件(8)的两侧,且第一弹性件(9)远离第二固定件(7)的一端与滑动件(10)连接;连接件(1)底部设有滑槽(11),滑动件(10)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7)底部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固定板(2)、第一固定件(3)、移动件(4)、双向螺纹杆(5)、转钮(6)、第二固定件(7)、锁紧件(8)、第一弹性件(9)、夹板(13)和第二弹性件(15);第二固定件(7)位于连接件(1)的下方;锁紧件(8)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连接件(1)上设有定位孔(12),锁紧件(8)插接连接件(1);第一弹性件(9)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并位于锁紧件(8)的两侧,且第一弹性件(9)远离第二固定件(7)的一端与滑动件(10)连接;连接件(1)底部设有滑槽(11),滑动件(10)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7)底部设有凹槽;双向螺纹杆(5)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并位于凹槽内;双向螺纹杆(5)以其中心点为界的两端的螺纹走向相反;移动件(4)位于双向螺纹杆(5)两端,两移动件(4)分别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5);转钮(6)位于第二固定件(7)外侧并与双向螺纹杆(5)连接;固定板(2)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两侧,且固定板(2)与移动件(4)连接;夹板(13)位于固定板(2)内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仁钟义广韩星温宗华梁周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壶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