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被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58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军用被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装包括外部的储热层,所述储热层内依次具有集热层和导热纱线,其中,储热层由浸渍石墨烯的纱线交织为袋状,集热层与导热纱线设置于储热层内,其中,集热层为由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细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填充物,导热纱线则由若干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纵向细纱,其中,导热纱线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集热层和储热层,其密度大于集热层。本申请能够通过储热层收集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并利用导热纱线将热量均匀导向集热层,并逆向传导回体表,实现保暖功能。

A military qu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用被装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棉被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被装一直以来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可以在人们睡眠时保持人体温度,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为了使被装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往往在其中会填充一些蓬松质材料以增添其中的静止空气含量,进而防止热量散失,达到恒温保暖的目的。军用被装应要符合行军要求,所以在设计方面应满足便于携带且高效保暖的要求。传统的军用被装是利用静止空气或保暖填充物以达到保暖目的,虽然空气不易散失热量,延长热量在人体-纺织品内环境中存留的时间,但是在被装中的填充物与空气会其结构蓬松,体积变大,行军携带极为不便。所以开发一种携带灵活方便的高效保暖军用被装用品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军用被装,能够通过储热层收集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并利用导热纱线将热量均匀导向集热层,并逆向传导回体表,实现保暖功能。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军用被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装包括外部的储热层,所述储热层内依次具有集热层和导热纱线,其中,储热层由浸渍石墨烯的纱线交织为袋状,具有良好的吸热储热功能;集热层与导热纱线设置于储热层内,集热层为由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细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填充物,导热纱线则由若干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纵向细纱,前者用于将热量集成向上储热层传递,后者用于热量传导路径;其中,导热纱线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集热层和储热层。使用时能够通过抽出空气压缩集热层与导热纱线实现便携化。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层与导热纱线分别由外表面织物套包裹,其中,导热纱线两侧通过棉线与储热层两侧绗缝连接,集热层填充于储热层与导热纱线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物模拟图。图中,11为储热层上底,12为储热层下底,2为集热层,3为导热纱,4被装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所示的一种军用被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装包括外部的储热层,所述储热层内依次具有集热层2和导热纱线3,其中,储热层由浸渍石墨烯的纱线交织为袋状,集热层2与导热纱线3设置于储热层内,其中,集热层为由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细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填充物,导热纱线3则由若干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纵向细纱,其中,导热纱线3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集热层2和储热层下底12,导热纱线3的密度大于集热层2。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层2与导热纱线3分别由顶层织物套包裹,其中,导热纱线3的两侧通过棉线与储热层两侧绗缝连接,集热层2填充于储热层上底11与导热纱线3之间。当人体接触被装时,储热层下底12可以有效收集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导热纱线3可将热量均匀导向集热层2,由于集热层2与储热层上底11紧密接触且接触面较大,储热层上底11可大量吸收由集热层2传来传导的热量。当储热层上底11吸收一定热量时,上方由含有石墨烯的纱线组成的吸热储热层,可以吸收热量防止热量散失,使热量通过原路径逆向传导回人体,实现热量在被装中的循环传导,实现自发热保暖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用被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装包括外部的储热层,所述储热层内依次具有集热层和导热纱线,其中,储热层由浸渍石墨烯的纱线交织为袋状,集热层与导热纱线设置于储热层内,其中,集热层为由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细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填充物,导热纱线则由若干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纵向细纱,其中,导热纱线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集热层和储热层,其密度大于集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用被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装包括外部的储热层,所述储热层内依次具有集热层和导热纱线,其中,储热层由浸渍石墨烯的纱线交织为袋状,集热层与导热纱线设置于储热层内,其中,集热层为由表面附着金属铜的细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填充物,导热纱线则由若干表面附着金属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晋豪辛斌杰王蕾易亚男张学雨李雪芹卓婷婷李悦杜宣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