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5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47
一种伞架,包括中轴、角撑、伞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活动组;所述中轴上滑动安装可沿中轴上下移动的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外端铰接活动组,内端铰接第一活动座;所述角撑包括支撑本体、左右连接翼、第二活动座以及连接于支撑本体上的左右支撑侧翼;所述活动组包括多根滑动杆以及滑动安装于伞骨上的活动扣;所述活动扣包括内扣、中扣以及外扣;所述外扣外端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伞骨外端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外扣通过第一卡扣卡扣于第二活动座上;所述伞骨通过第二卡扣卡扣于支撑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其连接较为方便;且采用多根滑动杆不易出现折断,使用寿命长。

An umbrella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架。
技术介绍
伞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物品。现有的伞其由于伞面较大,边缘部分的尖角容易发生碰撞,其因为尖角的缘故,该尖角容易使碰撞到的物体受到伤害。对此有人专利技术了角撑,例如技术申请号为201620286948.2的一种伞及其骨架,其具体记载了该角撑,不仅增加了伞面的支撑面,使其支撑更加稳固,且增加了触碰面积,使碰撞到的物体可以减少伤害;但该技术其连接结构并不牢固,采用弹性件的方式连接,具体的该弹性件为弹簧,其连接复杂且弹性件容易失去弹性,使用寿命并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且连接简单的伞架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伞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中轴、角撑、伞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活动组;所述中轴上滑动安装可沿中轴上下移动的第一活动座;所述伞骨内端铰接于中轴顶端,外端与角撑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外端铰接活动组,内端铰接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连接件内端铰接于伞骨中部,外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的外端;所述角撑包括支撑本体、左右连接翼、第二活动座以及连接于支撑本体上的左右支撑侧翼;所述左右连接翼一端连接左右支撑侧翼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动座,所述活动组包括多根滑动杆以及滑动安装于伞骨上的活动扣;所述多根滑动杆通过活动扣连接;所述活动扣包括内扣、中扣以及外扣;所述内扣连接于多根滑动杆的内端,外扣连接于多根滑动杆的外端,中扣连接于多根滑动杆的中部;所述外扣外端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伞骨外端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外扣通过第一卡扣卡扣于第二活动座上;所述伞骨通过第二卡扣卡扣于支撑本体上。所述中扣为一个,其外侧壁上开有绕线槽。所述滑动杆共为两根。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其连接较为方便;且采用多根滑动杆不易出现折断,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伞架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伞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图5是的角撑与活动组未连接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参阅图1至图5。一种伞架,包括中轴1、角撑2、伞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以及活动组;所述中轴1上滑动安装可沿中轴1上下移动的第一活动座6;所述伞骨3内端铰接于中轴1顶端,外端与角撑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外端铰接活动组,内端铰接第一活动座6;所述第二连接件5内端铰接于伞骨3中部,外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4的外端;所述角撑2包括支撑本体21、左右连接翼23、第二活动座24以及连接于支撑本体21上的左右支撑侧翼22;所述左右连接翼23一端连接左右支撑侧翼22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动座24,所述活动组包括多根滑动杆7以及滑动安装于伞骨3上的活动扣;所述多根滑动杆7通过活动扣连接;所述活动扣包括内扣8、中扣9以及外扣10;所述内扣8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内端,外扣10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外端,中扣9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中部;所述外扣10外端连接有第一卡扣11;所述伞骨3外端连接有第二卡扣12;所述外扣10通过第一卡扣11卡扣于第二活动座24上;所述伞骨3通过第二卡扣12卡扣于支撑本体21上。内扣8、中扣9以及外扣10可以采用与滑动杆7卡接或者用胶水粘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所述中扣9为一个,其外侧壁上开有绕线槽31。具体的,所述滑动杆7一共为两根。使用说明:本技术使用时,外扣10通过第一卡扣11卡扣于第二活动座24上,伞骨3通过第二卡扣12卡扣于支撑本体21上,其采用卡扣的连接方式,连接较为方便;活动组由多根滑动杆7以及活动扣组成,具体的滑动杆7为两根,采用多根滑动杆7其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而中扣9可以设计为多个也可以设计为1个,作为优选中扣9只设计一个,中扣9外侧壁上开有绕线槽31,伞布可以通过针线绕于绕线槽31上而与中扣9连接,其连接较为方便,且针线因绕线槽31不易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架,包括中轴(1)、角撑(2)、伞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以及活动组;所述中轴(1)上滑动安装可沿中轴(1)上下移动的第一活动座(6);所述伞骨(3)内端铰接于中轴(1)顶端,外端与角撑(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外端铰接活动组,内端铰接第一活动座(6);所述第二连接件(5)内端铰接于伞骨(3)中部,外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4)的外端;所述角撑(2)包括支撑本体(21)、左右连接翼(23)、第二活动座(24)以及连接于支撑本体(21)上的左右支撑侧翼(22);所述左右连接翼(23)一端连接左右支撑侧翼(22)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动座(2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包括多根滑动杆(7)以及滑动安装于伞骨(3)上的活动扣;所述多根滑动杆(7)通过活动扣连接;所述活动扣包括内扣(8)、中扣(9)以及外扣(10);所述内扣(8)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内端,外扣(10)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外端,中扣(9)连接于多根滑动杆(7)的中部;所述外扣(10)外端连接有第一卡扣(11);所述伞骨(3)外端连接有第二卡扣(12);所述外扣(10)通过第一卡扣(11)卡扣于第二活动座(24)上;所述伞骨(3)通过第二卡扣(12)卡扣于支撑本体(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架,包括中轴(1)、角撑(2)、伞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以及活动组;所述中轴(1)上滑动安装可沿中轴(1)上下移动的第一活动座(6);所述伞骨(3)内端铰接于中轴(1)顶端,外端与角撑(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外端铰接活动组,内端铰接第一活动座(6);所述第二连接件(5)内端铰接于伞骨(3)中部,外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4)的外端;所述角撑(2)包括支撑本体(21)、左右连接翼(23)、第二活动座(24)以及连接于支撑本体(21)上的左右支撑侧翼(22);所述左右连接翼(23)一端连接左右支撑侧翼(22)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动座(2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包括多根滑动杆(7)以及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家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雨尚萌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