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向前专利>正文

有孔滚筒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49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炒制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有孔滚筒炒锅,包括箱体,箱体中转动连接有滚筒,滚筒内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滚筒通过其一端的转轴和其另一端的托滚轮在箱体中实现转动连接。箱体上铰接有封盖,封盖上固定连接有限排环,限排环能与滚筒筒口扣合形成限排区域。滚筒底部还设有隔热板和集灰盒。本装置能够减少炒制时烟尘的排放,同时使炒制物具有明火炒制的焦香。

Porous drum frying 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孔滚筒炒锅
本技术属于炒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孔滚筒炒锅。
技术介绍
滚筒炒锅可用于炒制花生,黄豆,葵花子,西瓜子,芝麻,菜籽,辣椒等炒制物。现有炒锅包括箱体、转动连接在箱体内的滚筒,滚筒上盖有盖子。但炒制的过程中炒锅内会产生烟尘,现有的滚筒炒锅通过在滚筒筒口盖上盖子,以避免烟尘从滚筒筒口大量排出。该结构中筒口与盖子正对的环形区域为限排区域,该限排区域是指利用盖子与滚筒之间较小的间隙,避免大量烟尘排出。但是此环形区域与滚筒的厚度相同,即限排区域比较窄,对烟尘排出的阻力较小。因此现有技术限排区域较窄,仍有较多烟尘从滚筒筒口排出。另外,现有的炒锅,炒制物不与明火接触,不能炒出明火炒制的焦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孔滚筒炒锅,以解决现有技术形成限排区域过窄,炒制时仍有较多烟尘从筒口排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有孔滚筒炒锅,包括箱体和能在箱体中转动的滚筒,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并用于盖住滚筒筒口的封盖;封盖上具有与滚筒筒口形状匹配的限排环;转动封盖,限排环能扣合在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形成限排区域。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限排环扣合在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使滚筒在箱体内转动,限排环与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形成限排区域,防止滚筒内炒制时产生的烟气大量溢出,对环境造成污染。2.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仅使用盖合限排,本产品在封盖盖合后,利用限排环与滚筒筒口的重叠部分,形成一段较宽的限排区域,提高烟尘在排出时受到的阻力,极大的提升了限排效果。优化方案一:滚筒的筒身设有若干使明火通过的通火孔。滚筒筒身上有若干通火孔,便于火苗与辣椒等炒制物接触,使炒制物具有特殊香味。例如在重庆四川等地区,用明火与辣椒直接接触炒制出来的产品,称之为“糊辣壳”,其味道具有适当焦香,配合辣椒的辣味别具一格。优化方案二:还包括用于支撑滚筒的托滚;以及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转轴;滚筒远离封盖一端为呈封闭状的封闭端,转轴固定连接在封闭端。滚筒转动时,托滚将滚筒托起使滚筒不与箱体接触,避免了滚筒与箱体产生摩擦,即避免摩擦力产生过多能耗,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托滚支撑滚筒转动的方式,防止滚筒与箱体之间摩擦力过大产生的磨损使滚筒筒口向下移动,造成限排环与筒口相抵,使限排环不能与滚筒筒口扣合。优化方案三:所述滚筒呈圆台状。圆台状的滚筒纵向截面呈梯形,使炒制物在转动时能够向直径大的一端分散,使炒制物炒制的更均匀。优化方案四:所述滚筒远离封盖一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滚筒内设有螺旋叶片。一方面滚筒转动时炒制物向滚筒直径大的一端分散,同时螺旋叶片使炒制物向滚筒直径小的一侧移动,如此设置防止炒制物堆叠在滚筒的一端,造成炒制不均匀的情况。另一方面,停机后翻转滚筒,螺旋叶片的传送效果使炒制物从滚筒中自动排出,节省了人工将炒制物排出的劳动成本。优化方案四:所述滚筒远离封盖一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靠远离封盖的一端为较小的一端,即靠近封盖的一端为较大的一端,方便炒制完成时从滚筒的大口端取出炒制物。优化方案五:还包括用于收集筒内产生烟灰的集灰盒,以及用于将烟灰导向集灰盒的隔热板;集灰盒滑动连接在箱体底部。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烟灰从通火孔落下,落到隔热板上后,烟灰随隔热板滑落至集灰盒。将集灰盒从箱体中拉出,便能将烟灰从箱体中排出。便于将烟灰从箱体中排出。优化方案六:所述滚筒远离封盖的一端外周固定连接有滚圈,托滚支撑在滚圈下部。滚圈的设置避免托滚与滚筒直接接触,防止托滚与滚筒筒口产生摩擦使滚筒磨损。优化方案七:所述封盖远离滚筒的一侧设有进料漏斗。因为传统的炒锅没有封盖,为了在滚筒未盖上封盖之前,放入更多的炒制物,传统炒锅中的滚筒均为收口状,即筒口直径缩小。而本装置在封盖上设有进料漏斗,能在封盖关闭时,从进料漏斗向滚筒中加料,进而可以使滚筒直径变化均匀,例如本装置中滚筒呈圆台状。圆台状的滚筒,一方面便于炒制物均匀分散,避免了收口的工序,节省了工时和材料成本,同时节省了占地空间。优化方案八:还包括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连接在箱体上的水箱,水箱上固定有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吸附烟气的进烟管;抽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出烟管,出烟管的管口伸入水箱并能淹没于水箱的水中;所述水箱上端安装有底部带有气孔的滤盒,滤盒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箱体上部呈敞开状,箱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位于滚筒上方,所述弧形板与滚筒之间设有与弧形板形成封闭空间的隔离板,隔离板上开有排烟孔;所述进烟管伸入水箱内部并贯穿至水箱底部,进烟管内插入有排烟管,排烟管与封闭空间连通;所述排烟孔包括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进烟装置的设置使炒锅内的烟气经过净化后再排出,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方向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滚圈2、料门3、封盖4、进料漏斗5、托滚6、仓门7、转轴8、螺旋叶片9、限排环10、滚筒11、集灰盒12、隔热板13、通火孔14、水箱15、滤盒16、出烟管17、抽风机18、进烟管19、排烟管20、弧形板21、第一排烟孔22、隔离板23、第二排烟孔24。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有孔滚筒炒锅,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立方体状的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滚筒11,滚筒11的纵向截面呈梯形。如图4和图5所示,滚筒11的左端封闭作为封闭端,封闭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转轴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左侧壁。滚筒11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滚筒11的右端筒口穿出箱体1,滚筒11的右端筒口固定连接有滚圈2。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托轮座,托轮座上销孔转动连接有托滚6,托滚6支撑在滚圈2下部。如图5所示,以螺旋叶片9的中心线为基准将靠外一侧的螺旋叶片分为上下两部分,靠外一侧的螺旋叶片下侧靠前,靠外一侧的螺旋叶片上侧靠后为右旋,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叶片9为右旋。如图2和图4所示箱体1右壁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焊接固定有封盖4,封盖4上固定连接有限排环10。限排环10呈筒状,限排环10的宽度为10mm。限排环10的直径大于滚筒11右端筒口的直径,以使限排环10能扣合在滚筒11右端筒口的外侧并且与筒口形成限排区域,限排环10的内壁与滚筒11右端筒口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2mm。限排区域指限排环扣合在滚筒上后,限排环与滚筒筒口重叠的部分,因为该区域较宽,且滚筒与限排环之间的间隙较小,能起到较好的限制炒锅内烟尘大量外排。同时,可以实现封盖固定时滚筒也可以旋转。封盖4上开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5,封盖4上铰接有封住进料漏斗5的料门3。如图6所示,箱体1底部滑动连接有集灰盒12,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向集灰盒12倾斜的隔热板13,隔热板13位于滚筒11下方。箱体1侧壁设置有拉盒口,拉盒口正对集灰盒12,以使集灰盒12能从拉盒口拉出。拉盒口上螺纹连接有仓门7,拉盒口口壁与仓门7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炒制时将炒制物放入滚筒11中,关上封盖4,使限排环10与滚筒11筒口外侧扣合。利用电机和减速器等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孔滚筒炒锅,包括箱体和能在箱体中转动的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并用于盖住滚筒筒口的封盖;封盖上具有与滚筒筒口形状匹配的限排环;转动封盖,限排环能扣合在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形成限排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有孔滚筒炒锅,包括箱体和能在箱体中转动的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并用于盖住滚筒筒口的封盖;封盖上具有与滚筒筒口形状匹配的限排环;转动封盖,限排环能扣合在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并与滚筒筒口的内侧或外侧形成限排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孔滚筒炒锅,其特征在于:滚筒的筒身设有若干使明火通过的通火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孔滚筒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滚筒的托滚;以及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转轴;滚筒远离封盖一端为呈封闭状的封闭端,转轴固定连接在封闭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孔滚筒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呈圆台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孔滚筒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远离封盖一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孔滚筒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筒内产生烟灰的集灰盒,以及用于将烟灰导向集灰盒的隔热板;集灰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肖向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