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七星鳗养殖装置及其人工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鳗养殖
,特别是属于一种七星鳗养殖装置及其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七星鳗,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东海为多。七星鳗肉质洁白,形似河鳗,为海底石缝洞穴寄居性鱼类,一般不作长途洄游,其生活习性与普通的淡水河鳗存在很大差异。目前,人们食用的七星鳗多为海捕原料,有一些水产养殖企业曾尝试人工养殖七星鳗,但其成活率极低,几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提高七星鳗成活率的养殖装置和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七星鳗养殖装置及其人工养殖方法,以达到提高七星鳗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棚和设置在养殖棚内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棚的侧壁设置有进出门,养殖棚的内侧上部空间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养殖池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养殖棚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和遮光层;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鳗穴装置,鳗穴装置设置有洞穴和/或穴缝;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呈凹形,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为U型结构,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孔,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七星鳗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棚(1)和设置在养殖棚内的养殖池(2),所述养殖棚(1)的侧壁设置有进出门(11),养殖棚(1)的内侧上部空间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养殖池(2)设置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棚(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和遮光层(13);所述养殖池(2)内设置有鳗穴装置(3),鳗穴装置(3)设置有洞穴(31)和/或穴缝(32);所述养殖池(2)的底部呈凹形,养殖池(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为U型结构,出水管(22)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孔(23),出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排水管(24);所述进水管(21)连接海水管(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星鳗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棚(1)和设置在养殖棚内的养殖池(2),所述养殖棚(1)的侧壁设置有进出门(11),养殖棚(1)的内侧上部空间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养殖池(2)设置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棚(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和遮光层(13);所述养殖池(2)内设置有鳗穴装置(3),鳗穴装置(3)设置有洞穴(31)和/或穴缝(32);所述养殖池(2)的底部呈凹形,养殖池(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为U型结构,出水管(22)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孔(23),出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排水管(24);所述进水管(21)连接海水管(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鳗穴装置(3)由固定装置(4)固定在养殖池(2)内;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环(41)、连接杆(42)、固定环杆(43)和固定杆(44),固定环(41)套设在出水管(22)上;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连接固定环(41),另一端连接固定环杆(43);所述固定环杆(43)呈环状固定在养殖池(2)的底部,固定环杆(43)上设置有鳗穴装置(3);所述固定杆(44)的一端连接固定环杆(43),另一端固定在养殖池(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2)上设置有细网(25),细网(25)覆盖在出水管(22)的上端和排污孔(23)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2)内设置有充氧管(5),充氧管(5)的一端位于养殖池(2)内,充氧管(5)的另一端连接充氧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连接进水池(26),进水池(26)的另一端连接深层海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穴(31)和穴缝(32)全部或部分贯穿鳗穴装置(3)的两端。7.一种七星鳗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七星鳗养殖装置:搭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星鳗养殖装置;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义臣,庄乾华,尹峰,裴延锋,贺培强,吕元萌,汪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荣信水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