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进来专利>正文

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28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该接头包括一接地管件、一中心针及一夹固套管件,该接地管件由接地管件本体及锁接帽所构成,该接地管件本体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前端是第一内径部,而中心孔的后段为第二内径部,该锁接帽套组于接地管件本体的前段,接地管件本体前端外缘处设有一第一防水垫圈,接地管件本体后段形成有一第一外径内缩部及第二外径内缩部,接地管件本体前段与第一外径内缩部的交接垂直环状面上形成有环沟槽,并在环沟槽内设有第二防水垫圈,接地管件本体后段锁组一夹固套管件,该夹固套管件一端具有内螺纹,而可与外螺纹锁组结合,并抵紧该处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以形成防水效果。

Structure of Coaxial Cable Waterproof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
本技术系有关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尤指一种于接地管件前端及衔接于接地管件后端的夹固套管件,均设有防水垫圈,而与另一端同轴缆线母接头锁接后,可形成一完全防水的同轴缆线接头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同轴缆线接头6,如图3及图4所示,该同轴电线接头6一端具有穿套部61,凭借穿套部61穿组进入已剥切完成的同轴缆线5的接地网线层52及绝缘层53之间,并使中心导线54前端深入同轴缆线接头6内,再凭借一外径大于同轴缆线5的夹固环7套于同轴缆线5之外,并以工具将该夹固环7予以夹压,而使同轴缆线5与同轴缆线接头6结合(如图4所示)。但此种方式,仅凭借夹固环7的夹合,并无法使同轴缆线5的外皮51与同轴缆线接头6的穿套部61间形成紧密的防水效果,且使用一段时间均会使同轴缆线5与同轴缆线接头6间产生松动或脱离,使水气渗入产生氧化,影响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包括一接地管件、一中心针及一夹固套管件,该接地管件由接地管件本体及锁接帽所构成,该接地管件本体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前端是第一内径部,而中心孔的后段为较长且可供同轴缆线绝缘层穿过的第二内径部,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部的内径,且第二内径部比第一内径部长,在中心孔的第一内径部设有绝缘体,且绝缘体中心具有供中心针穿过的中孔,其中该锁接帽套组于接地管件本体的前段,该锁接帽的前端孔内具有内螺纹,同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端外缘处设有一第一防水垫圈,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形成有一第一外径内缩部及第二外径内缩部,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段与接地管件本体的第一外径内缩部的交接垂直环状面上形成有环沟槽,并在环沟槽内设有第二防水垫圈,该第二外径内缩部末端缘形成有锥尖部,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锁组一夹固套管件的一端,在夹固套管件另一端具有外径内缩的内孔,在该外径内缩的内孔内缘末端的环沟槽内组设有第三防水垫圈。中心针组合于同轴缆线的中心导线前端,同轴缆线穿过夹固套管件后穿入接地管件本体,接地管件本体第二外径内缩部穿入同轴缆线的接地网线层与绝缘层之间,夹固套管件与接地管件本体锁紧结合并抵紧该处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夹固套管件所设第三防水垫圈位置的外部被夹压而内缩,而使第三防水垫圈与同轴缆线外皮紧密束合接触,同轴缆线母接头与接地管件本体对接,并凭借锁接帽锁紧,同轴缆线母接头的端缘与接地管件本体端部外缘所设第一防水垫圈相互抵紧。所述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中:在锁接帽内孔后段位置与接地管件本体外缘对应位置均设有一对应的环沟槽,在两环沟槽间组设一定位环圈,而将锁接帽可转动地结合于接地管件本体上。所述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中: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第一外径内缩部具有外螺纹,该夹固套管件一端具有内螺纹,而能够与前述接地管件本体的第一外径内缩部的外螺纹锁组结合,并抵紧结合处垂直环状面上环沟槽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凭借在接地管件前端及衔接于接地管件后端的夹固套管件,均设有防水垫圈,而与另一端同轴缆线接头锁接后,可达一完全防水的同轴缆线接头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试举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示图。图3是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现有结构的组合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接地管件;11-接地管件本体;111-第一内径部;1111-绝缘体;1112-中孔;112-第一外径内缩部;1121-外螺纹;1122、115、122、23-环沟槽;113-第二外径内缩部;1131-锥尖部;114-第二内径部;116-定位环圈;12-锁接帽;121、21-内螺纹;2-夹固套管件;22-内孔;3、5-同轴缆线;31、51-外皮;32、52-接地网线层;33、53-绝缘层;34、54-中心导线;35-中心针;4-同轴缆线母接头;6-同轴缆线接头;61-穿套部;7-夹固环;A-第一防水垫圈;B-第二防水垫圈;C-第三防水垫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中该接头包括一接地管件1、一中心针35及一夹固套管件2,该接地管件1由接地管件本体11及锁接帽12所构成,该接地管件本体11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前端是第一内径部111,而中心孔的后段为可供同轴缆线3绝缘层33穿过的第二内径部114,第一内径部111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部114的内径,且第二内径部114比第一内径部111长,于中心孔的第一内径部111设有绝缘体1111,且绝缘体1111中心具有供中心针35穿过的中孔1112,其中该锁接帽12套组于接地管件本体11的前段,前端孔内具有内螺纹121,于锁接帽12内孔后段位置与接地管件本体11外缘对应位置,均设有一对应的环沟槽122、115,于两环沟槽122、115间组设一定位环圈116,而将锁接帽12结合于接地管件本体11上,并可转动,同时于接地管件本体11前端外缘处,设有一第一防水垫圈A,于接地管件本体11后段,另形成有一第一外径内缩部112及第二外径内缩部113,该第一外径内缩部112具有外螺纹1121,并在接地管件本体11前段与第一外径内缩部112的交接垂直环状面上,形成有环沟槽1122,并在环沟槽1122内设有第二防水垫圈B,该第二外径内缩部113末端缘,形成有锥尖部1131,于接地管件本体11后段,另锁组一夹固套管件2,该夹固套管件2一端具有内螺纹21,而可与前述接地管件本体11第一外径内缩部112的外螺纹1121锁组结合,并抵紧该处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B,以形成防水效果,于夹固套管件2另一端具有外径内缩的内孔22,在该外径内缩的内孔22内缘末端的环沟槽23内,组设有第三防水垫圈C。将同轴缆线3进行剥切,使中心导线34与其接地网线层32外露,将中心针35组合于同轴缆线3的中心导线34前端,再将同轴缆线3先穿过夹固套管件2后,再穿入接地管件本体11,并使接地管件本体11第二外径内缩部113穿入同轴缆线3的接地网线层32与绝缘层33之间,后将夹固套管件2与接地管件本体11锁紧结合并抵紧该处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B,再以夹压工具由夹固套管件2所设第三防水垫圈C位置的外部予以夹压内缩,而使第三防水垫圈C与同轴缆线3外皮31紧密束合接触,以达防水的目的,最后于同轴缆线母接头4与接地管件本体11对接,并凭借锁接帽12锁紧后,将使同轴缆线母接头4的端缘与接地管件本体11端部外缘所设第一防水垫圈A相互抵紧,进而达完全防水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达完全防水可防止渗水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包括一接地管件、一中心针及一夹固套管件,该接地管件由接地管件本体及锁接帽所构成,该接地管件本体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前端是第一内径部,而中心孔的后段为可供同轴缆线绝缘层穿过的第二内径部,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部的内径,且第二内径部比第一内径部长,在中心孔的第一内径部设有绝缘体,且绝缘体中心具有供中心针穿过的中孔,其中该锁接帽套组于接地管件本体的前段,该锁接帽的前端孔内具有内螺纹,同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端外缘处设有一第一防水垫圈,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形成有一第一外径内缩部及第二外径内缩部,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段与接地管件本体的第一外径内缩部的交接垂直环状面上形成有环沟槽,并在环沟槽内设有第二防水垫圈,该第二外径内缩部末端缘形成有锥尖部,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锁组一夹固套管件的一端,在夹固套管件另一端具有外径内缩的内孔,在该外径内缩的内孔内缘末端的环沟槽内组设有第三防水垫圈;中心针组合于同轴缆线的中心导线前端,同轴缆线穿过夹固套管件后穿入接地管件本体,接地管件本体第二外径内缩部穿入同轴缆线的接地网线层与绝缘层之间,夹固套管件与接地管件本体锁紧结合并抵紧该处所设的第二防水垫圈,夹固套管件所设第三防水垫圈位置的外部被夹压而内缩,而使第三防水垫圈与同轴缆线外皮紧密束合接触,同轴缆线母接头与接地管件本体对接,并凭借锁接帽锁紧,同轴缆线母接头的端缘与接地管件本体端部外缘所设第一防水垫圈相互抵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缆线防水接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包括一接地管件、一中心针及一夹固套管件,该接地管件由接地管件本体及锁接帽所构成,该接地管件本体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前端是第一内径部,而中心孔的后段为可供同轴缆线绝缘层穿过的第二内径部,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部的内径,且第二内径部比第一内径部长,在中心孔的第一内径部设有绝缘体,且绝缘体中心具有供中心针穿过的中孔,其中该锁接帽套组于接地管件本体的前段,该锁接帽的前端孔内具有内螺纹,同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端外缘处设有一第一防水垫圈,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形成有一第一外径内缩部及第二外径内缩部,并在接地管件本体前段与接地管件本体的第一外径内缩部的交接垂直环状面上形成有环沟槽,并在环沟槽内设有第二防水垫圈,该第二外径内缩部末端缘形成有锥尖部,在接地管件本体后段锁组一夹固套管件的一端,在夹固套管件另一端具有外径内缩的内孔,在该外径内缩的内孔内缘末端的环沟槽内组设有第三防水垫圈;中心针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进来
申请(专利权)人:黎进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