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19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恒流直流输出电路、有无电检测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一继电器串联在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与电力电缆之间,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第一直流电源与微控制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进行精确无电防盗监测并自动切换监测模式的功能。

Anti-theft Monitoring Circuit for Power Cable with or without Electricity State Switching and Non-Electricity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防盗监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电力电缆由于其内含铜芯线,具有较高回收价格,所以被盗事件常有发生。电力电缆被盗不但让国家或企业损失巨大,而且给很多重要领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解决电力电缆防盗报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迫在眉睫。目前采用的电力电缆防盗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力载波法,漏电流检测法,电缆末端加装通讯检测设备,以及人工巡检实现等解决方案。其中,电力载波法因为电力载波的本身特性,容易受到线路本身的干扰导致电力载波通信误报率高,通讯距离有限的问题;漏电流检测法则是在需要检测的电路上增加零序电流互感器来检测漏电,结合实际的线缆被盗基本都是同一管线的线缆全部被偷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漏电流检测无法起到报警的作用;电缆末端加装通讯检测设备,此种方式一般为GPRS通讯方式,存在接入点信号强度和运营商网络覆盖以及后期SIM卡充值管理等运维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成本。人工巡检是最原始的办法,也是最不能起到效果的办法,投入的人力,物力最后收效甚微,接近淘汰。综上,传统电力电缆防盗监测技术存在各自问题,难以实现精确防盗监测并自动转换监测模式的功能,而且难以实现电力电缆在无电状态下的防盗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在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进行精确防盗监测并自动转换监测模式的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恒流直流输出电路、有无电检测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恒流直流电源,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是否有电且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其中一条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其中一个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负极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有无电检测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六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三个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作为优选,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桥式整流器,所述桥式整流器的一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为无极电容,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无极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其中一条火线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零线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正极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容的正极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第七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八电容的负极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直流电源的负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第二继电器能够实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火线之间的通断控制,在电力电缆有电时断开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火线之间的连接,同时给微控制器提供没有电压输出的有电状态信号,进入有电防盗监测模式;反之,在电力电缆无电时连通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与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火线之间的连接,同时给微控制器提供有电压输出的无电状态信号,进入无电防盗监测模式;从而实现在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进行精确无电防盗监测并自动切换监测模式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应用时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恒流直流输出电路、有无电检测电路、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恒流直流电源,所述有无电检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恒流直流输出电路、有无电检测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恒流直流电源,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是否有电且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其中一条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其中一个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负极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有无电检测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恒流直流输出电路、有无电检测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恒流直流电源,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是否有电且所述有无电检测电路的检测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其中一条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其中一个恒流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恒流直流输出端的负极与所述电力电缆的供电首端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有无电检测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有无电状态切换及无电状态时防盗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二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入端相互连接并作为所述恒流直流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端可调稳压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兵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贝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