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14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涉及光缆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壁下均固定连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有光缆插管,且套筒与光缆插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而两个光缆插管伸出套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接板的一侧面,其中一个对接板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连接凸块的一端,而另一个对接板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且对接板背离光缆插管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供光缆穿出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两根光缆紧紧贴合,并且连接牢靠,对接快速,大大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不使用时,挡尘板将壳体密闭,具有防尘功能。

A New Connecting Device for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连接装置
,具体是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连接装置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装置,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普通的光缆长度一般是一至两公里,利用光缆进行长距离通信时,就需要将有限长度的光缆串接起来。通常利用光缆连接组件实现光缆连接。现有的多数光缆连接组件,一方面难以实现光缆快速、高效、方便地,而且另一方面,处于户外环境等环境中,光缆的连接会受到环境中粉尘或水蒸气等微小颗粒的影响,一旦这些微小颗粒进入到光缆的连接装置,将严重影响光缆的连接,进而影响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壁下缘均固定连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有光缆插管,且套筒与光缆插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光缆插管的长度大于套筒的长度,而两个光缆插管伸出套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接板的一侧面,其中一个对接板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连接凸块的一端,而另一个对接板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且对接板背离光缆插管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供光缆穿出的通孔,套筒的端面与对接板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且套设在光缆插管的外周面,光缆插管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抵住卡柱的一端,卡柱的另一端穿过套筒的顶面连接活动板的底面两侧,而活动板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内顶面与套筒的上表面,同时活动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穿出壳体的顶面并连接有提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远离对接板的一端复合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缓冲了瞬间的碰撞能量,起到了保护光缆接头的目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与活动板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压簧并串设在拉杆表面,人力借由拉杆将卡柱拉出凹槽,弹簧瞬间释放,并推动两个光缆插管做相向运动,直至两个对接板上的凸块与插槽相互对接,从而使得光缆插管内两根光缆的端部完成对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光缆插管同轴的方孔,方孔的顶面通过转轴铰接挡尘板的一端,挡尘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不使用时,挡尘板将壳体密闭,具有防尘功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与凹槽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且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推柱连接有卡块,卡块借助弹簧抵进方孔底面开设的弧形槽中,外力拉动下卡块会借由弹簧的作用滑出弧形槽,从而实现后续光缆的插入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当人力借由拉杆将卡柱拉出凹槽,弹簧瞬间释放,并推动两个光缆插管做相向运动,直至两个对接板上的凸块与插槽相互对接,从而使得光缆插管内两根光缆的端部完成对接,而凸块端面的橡胶垫缓冲了瞬间的碰撞能量,起到了保护光缆接头的目的,对接完成后,松开拉杆,压簧复原并推动卡柱抵进光缆插管上表面另外的凹槽中,这样一来使得两根光缆紧紧贴合,并且连接牢靠,对接快速,大大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2、本技术在不使用时,挡尘板将壳体密闭,具有防尘功能,而挡尘板在外力拉动下,卡块会借由弹簧的作用滑出弧形槽,从而实现后续光缆的插入对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未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如图所示:壳体1、套筒2、光缆插管3、插槽4、通孔5、凸块6、对接板7、卡柱8、滑杆9、拉杆10、压簧11、升降板12、弹簧13、挡尘板14、活动板15、卡块16、弧形槽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壁下缘均固定连接套筒2的一端,套筒2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有光缆插管3,且套筒2与光缆插管3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光缆插管3的长度大于套筒2的长度,这里套筒2起导向作用,而两个光缆插管3伸出套筒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接板7的一侧面,其中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连接凸块6的一端,而另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开设有与凸块6相配合的凹槽,且对接板7背离光缆插管3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供光缆穿出的通孔5,套筒2的端面与对接板7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13且套设在光缆插管3的外周面,同时凸块6远离对接板7的一端复合连接有橡胶垫,首先将两根光缆分别插进光缆插管3中,而光缆插管3的内径预先加工与所要套装的光缆外径相同,这样可将光缆通过人力插进光缆插管3中,且两根光缆的端部均穿出通孔5;所述光缆插管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抵住卡柱8的一端,卡柱8的另一端穿过套筒2的顶面连接升降板12的底面两侧,而升降板12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滑杆9,滑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的内顶面与套筒2的上表面,同时升降板1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拉杆10的一端,拉杆10的另一端穿出壳体1的顶面并连接有提板,且壳体1的内顶面与升降板1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压簧11并串设在拉杆10表面,压簧11在初始时推动升降板12将卡柱8稳稳卡在光缆插管3顶面的凹槽中,此时弹簧13处于被压缩状态,储存大量弹性势能,当人力借由拉杆10将卡柱8拉出凹槽,弹簧13瞬间释放,并推动两个光缆插管3做相向运动,直至两个对接板7上的凸块6与插槽4相互对接,从而使得光缆插管3内两根光缆的端部完成对接,而凸块6端面的橡胶垫缓冲了瞬间的碰撞能量,起到了保护光缆接头的目的,对接完成后,松开拉杆10,压簧11复原并推动卡柱8抵进光缆插管3上表面另外的凹槽中(图中未画出),这样一来使得两根光缆紧紧贴合,并且连接牢靠,对接快速,大大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光缆插管3同轴的方孔,方孔的顶面通过转轴铰接挡尘板14的一端,挡尘板14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上表面与凹槽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且活动板15的下表面通过推柱连接有卡块16,卡块16借助弹簧抵进方孔底面开设的弧形槽17中,在不使用时,挡尘板14将壳体1密闭,具有防尘功能,而挡尘板14在外力拉动下,卡块16会借由弹簧的作用滑出弧形槽17,从而实现后续光缆的插入对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壁下缘均固定连接套筒(2)的一端,套筒(2)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有光缆插管(3),且套筒(2)与光缆插管(3)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光缆插管(3)的长度大于套筒(2)的长度,而两个光缆插管(3)伸出套筒(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接板(7)的一侧面,其中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连接凸块(6)的一端,而另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开设有与凸块(6)相配合的凹槽,且对接板(7)背离光缆插管(3)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供光缆穿出的通孔(5),套筒(2)的端面与对接板(7)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13)且套设在光缆插管(3)的外周面,光缆插管(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抵住卡柱(8)的一端,卡柱(8)的另一端穿过套筒(2)的顶面连接升降板(12)的底面两侧,而升降板(12)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滑杆(9),滑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的内顶面与套筒(2)的上表面,同时升降板(1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拉杆(10)的一端,拉杆(10)的另一端穿出壳体(1)的顶面并连接有提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壁下缘均固定连接套筒(2)的一端,套筒(2)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有光缆插管(3),且套筒(2)与光缆插管(3)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光缆插管(3)的长度大于套筒(2)的长度,而两个光缆插管(3)伸出套筒(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接板(7)的一侧面,其中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连接凸块(6)的一端,而另一个对接板(7)另一侧面的上下端均开设有与凸块(6)相配合的凹槽,且对接板(7)背离光缆插管(3)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供光缆穿出的通孔(5),套筒(2)的端面与对接板(7)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13)且套设在光缆插管(3)的外周面,光缆插管(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抵住卡柱(8)的一端,卡柱(8)的另一端穿过套筒(2)的顶面连接升降板(12)的底面两侧,而升降板(12)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滑杆(9),滑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的内顶面与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新喻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