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140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声呐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装置壳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穿孔,装置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全齿轮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全齿轮啮合有第二全齿轮,第二全齿轮与装置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当需要对声呐本体和绳缆的长度进行减短时,将正反转电机正向转动对绳缆进行收取,收取后的绳缆经过渡板存放至绳缆存储仓的内部,绳缆收取完毕后,接通电磁铁,使过渡板和压板抵触对绳缆的位置进行固定,需要对声呐本体进行施放时,将正反转电机正向转动,电磁铁断电,各工作部件进行工作,此装置,操作简单,收取施放稳定,保证声呐本体升降过程的顺利进行。

A Ship Sonar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声呐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声呐是英文缩写“SONAR”的音译,其中文全称为:声音导航与测距,“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它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属于声学定位的范畴。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声呐所用声波的频率越低,作用距离就越远,产生低频信号的换能器体积也就越大。当使用声波的频率低于3.5千赫时,声呐就会因为换能器体积过大而不能安装在舰艇上,只能采取拖曳的方式。拖曳式声呐在使用时,以缆线与潜艇连接,声呐的本体则远远的拖在潜艇的后面进行探测。设计一种适应于拖曳式船舶声呐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声呐本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装置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声呐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正反转电机(2),所述正反转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全齿轮(3)连接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一全齿轮(3)啮合有第二全齿轮(5),第二全齿轮(5)与装置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全齿轮(5)连接有第二滚筒(6),第二滚筒(6)位于第一滚筒(4)的正下方;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渡板(9),所述过渡板(9)的两端均通过下支撑板(10)与装置壳体(1)内侧壁连接,所述过渡板(9)的上方设置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上端连接上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声呐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正反转电机(2),所述正反转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全齿轮(3)连接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一全齿轮(3)啮合有第二全齿轮(5),第二全齿轮(5)与装置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全齿轮(5)连接有第二滚筒(6),第二滚筒(6)位于第一滚筒(4)的正下方;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渡板(9),所述过渡板(9)的两端均通过下支撑板(10)与装置壳体(1)内侧壁连接,所述过渡板(9)的上方设置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上端连接上支撑铁板(12),所述上支撑铁板(12)的下端面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的下端贯穿下支撑板(10)上开设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13)活动套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支撑铁板(12)和下支撑板(10)连接,所述下支撑板(10)的上端面连接有电磁铁(15),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底壁连接有隔板(16),隔板(16)的右侧与装置壳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绳缆存储仓,所述声呐本体(7)的上端连接有绳缆(8),绳缆(8)远离声呐本体(7)的一端由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6)之间、过渡板(9)和压板(11)之间穿过与绳缆存储仓的内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声呐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9)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压板(11)的下端面与过渡板(9)平行,所述压板(11)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