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304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系统,用于处置危险物品,防护系统包括:查验装置,检测待测物品,且当待测物品为危险物品时能够发出危险信号;防护装置,在查验装置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可移动设置,防护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和盖体,盖体能够盖设于本体的开口处,防护装置能够根据危险信号移动至预设对准位待接收待测物品;承载平台,在预设对准位、于查验装置和开口之间延伸,以将待测物品由查验装置移送至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公共检查区域面临的各种风险处置问题,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安全。

Protect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海关、民航等公共检查区域一般仅装配了防爆桶等装备,无法有效处置辐射物、危险生化物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防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系统,旨在解决公共检查区域面临的各种风险处置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系统,用于处置危险物品,防护系统包括:查验装置,放置待测物品,且当待测物品为危险物品时能够发出危险信号;防护装置,在查验装置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可移动设置,防护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和盖体,盖体能够盖设于本体的开口处,防护装置能够根据危险信号移动至预设对准位待接收待测物品;承载平台,在预设对准位、于查验装置和开口之间延伸,以将待测物品由查验装置移送至防护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查验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传输装置,待测物品置于传输装置,传输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以使待测物品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并能够转移至容纳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承载平台设置于顶部,传输装置设置于承载平台,并在承载平台远离顶部的顶面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承载平台相对顶部沿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或者承载平台固定于顶部且至少部分承载平台伸出顶部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承载平台可伸缩设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可沿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查验装置的顶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轨,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的端部均设置于滑轨,且在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第一支撑轴沿滑轨可移动设置,在第二伸缩杆的带动下第三支撑轴沿滑轨可移动设置;传输装置为传送带,可转动地包裹于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承载平台可伸缩设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沿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查验装置的顶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的端部均设置于滑轨,且在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第一支撑轴沿滑轨可移动设置;承载平台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可伸缩的承载面,承载面设置于第一支撑轴和二支撑轴之间,并位于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远离底部的一侧;传输装置为推动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承载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承载平台设置于容纳空间,且承载平台相对本体可伸缩设置,以使至少部分承载平台能够由开口伸出以接收待测物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承载平台还包括移动部件,以使承载平台通过移动部件在查验装置和防护装置之间可移动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监控装置,设置于查验装置或本体的开口附近,用于获取开口与查验装置是否对准的对准信息;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对准信息控制传输装置移动,以使在预设对准位,传输装置能够带动待测物品由开口转移至容纳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监控装置还用于获取本体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开启盖体,以使当防护装置位于预设对准位时,开口敞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监控装置包括图像监控部件,图像监控部件用于获取查验装置和防护装置的图像信息,控制装置包括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用于根据图像信息控制传输装置移动;和/或,监控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开口和查验装置是否对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当开口和查验装置对准时控制传输装置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查验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撑装置,监控装置设置于支撑装置并朝向传输装置;和/或,查验装置上还设置有箱体,箱体位于传输装置底部,控制装置设置于箱体内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防护装置还包括:移动底座,防护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移动底座;其中,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为滑轮或万向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移动底座的还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由移动底座的顶面凹陷形成,安装槽的底部有轨道,防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轨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移动底座还包括:防撞检测器,设置于移动底座周侧,用于检测移动底座周侧的障碍信息,防撞检测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弹性保护层;报警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的周侧;控制部件,用于根据障碍信息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用于根据障碍信息控制移动底座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盖体通过连接轴连接于本体,盖体绕连接轴可转动设置;连接轴靠近开口的顶部或侧部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海关、民航等公共检查区域搜查到辐射物、危险生化物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等危险物品时,可以通过查验装置发出危险信号,然后防护装置根据危险信号移动至预设对准位,承载平台在预设对准位将具有危险的待测物品移送至防护装置。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尽量避免了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危险物品、处置危险物品,能够实现危险物品的自动处置,因此有效解决公共检查区域面临的各种风险处置问题,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查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查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承载平台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承载平台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系统的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查验装置;110、传输装置;111、传送带;112、推动部件;120、顶部;121、支撑装置;130、滑轨;140、箱体;150、触发装置;200、防护装置;210、本体;211、容纳空间;212、开口;220、盖体;221、连接轴;230、移动底座;231、滑动部;232、安装槽;233、轨道;234、防撞检测器;235、报警装置;236、控制部件;300、承载平台;310、第一支撑轴;320、第二支撑轴;330、第三支撑轴;340、第一伸缩杆;350、第二伸缩杆;360、承载面;361、子承载部件;362、滑道;400、监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系统,用于处置危险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系统包括:查验装置,放置待测物品,且当所述待测物品为危险物品时能够发出危险信号;防护装置,在所述查验装置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可移动设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开口处,所述防护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危险信号移动至预设对准位待接收所述待测物品;承载平台,在所述预设对准位、于所述查验装置和所述开口之间延伸,以将所述待测物品由所述查验装置移送至所述防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系统,用于处置危险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系统包括:查验装置,放置待测物品,且当所述待测物品为危险物品时能够发出危险信号;防护装置,在所述查验装置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可移动设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设于所述本体的开口处,所述防护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危险信号移动至预设对准位待接收所述待测物品;承载平台,在所述预设对准位、于所述查验装置和所述开口之间延伸,以将所述待测物品由所述查验装置移送至所述防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验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待测物品置于所述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以使所述待测物品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并能够转移至所述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顶部,所述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并在所述承载平台远离所述顶部的顶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承载平台相对所述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或者所述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顶部且至少部分所述承载平台伸出所述顶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可伸缩设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支撑轴和所述第三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均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所述查验装置的顶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轨,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的端部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且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支撑轴沿所述滑轨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三支撑轴沿所述滑轨可移动设置;所述传输装置为传送带,可转动地包裹于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可伸缩设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远离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可伸缩的承载面;所述查验装置的顶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轨,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的端部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且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支撑轴沿所述滑轨可移动设置;所述传输装置为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承载平台相对所述本体可伸缩设置,以使至少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彭刚黄清萍方世全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