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00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能够接收来自空调外部的红外线信息,且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包括:窗口(1)和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的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由塑料制成。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硅片层封住窗口的结构而言有效地提高了其耐冲击的性能,克服了硅片材料冲击易破裂的缺陷,另一方面,塑料膜片的可设计性强,可以调节为不同的颜色,解决了硅片颜色单一的问题,有效适应空调多样化的外观需求。

An Infrared Receiving Window and Air Conditioner for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具有人体检测功能的空调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人体检测依赖于传感器,现有的空调器普遍应用的是一个红外传感器,其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可检测的电信号,以进行人体位置识别。现有技术中,空调红外人感传感器主要检测人体辐射的特定波长,但现有空调器面板材料无法透过此波长,为了保证检测效果,传感器需要外露,同时使用红外窗口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红外窗口主要起保护传感器的作用,但必须满足可透过人体红外辐射的基本要求。常用红外窗口材料主要为硅晶片,红外透过率较高,效果较好,基本满足空调器红外人体检测需求。但硅晶片材料耐冲击性不好,经国标电气安全指试验容易破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Si晶片材料一般为黑色,与多样化的空调外观难以协调一致。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空调红外窗口容易破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空调红外窗口颜色单一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空调红外窗口容易破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包括:窗口和设置在所述窗口处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塑料包括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以作为红外透过材料。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小于0.5mm。优选地,还包括硅片层,所述硅片层与所述保护层叠置后、并一体设置在所述窗口处。优选地,所述硅片层相对于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窗口的外侧、或所述硅片层相对于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窗口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硅片层选择硅为其红外透过材料。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折射率为所述硅片层的材料折射率的平方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窗口的内部。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内部、且与所述窗口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为热电堆传感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空调红外线接收窗的窗口位置设置保护层,并将保护层由塑料制成,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硅片层封住窗口的结构而言有效地提高了其耐冲击的性能,克服了硅片材料冲击易破裂的缺陷,另一方面,塑料膜片的可设计性强,可以调节为不同的颜色,解决了硅片颜色单一的问题,有效适应空调多样化的外观需求;2.并且本技术还通过在保护层的基础上增设硅片层的结构形式,由于塑料层的红外线透过率不如硅片层好,因此增设硅片层使其与保护层叠置设置,能够在提高对红外接收窗保护耐冲击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提高了其红外线透过率,提高红外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实施例1在具有红外接收窗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实施例2在具有红外接收窗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单层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保护层和硅片层相结合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护层和硅片层相结合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窗口;2、保护层;3、硅片层;4、红外传感器;5、空调室内机;100、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中: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100能够接收来自空调外部的红外线信息(优选接收人体的红外信息),且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包括:窗口1和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的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由塑料制成。本技术通过在空调红外线接收窗的窗口位置设置保护层,并将保护层由塑料制成,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硅片层封住窗口的结构而言有效地提高了其耐冲击的性能,克服了硅片材料冲击易破裂的缺陷,另一方面,塑料膜片的可设计性强,可以调节为不同的颜色,解决了硅片颜色单一的问题,有效适应空调多样化的外观需求。优选地,所述塑料包括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以作为红外透过材料。通过将塑料采用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红外透过材料,优选采用聚乙烯,能够使得该保护层在能够对红外线进行良好的透过的情况下、还能够相对于硅片层提高其耐冲击性,提高结构强度,防止窗口的保护层受到冲击而被破坏,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的红外传感器等部件。优选地,所述保护层2的厚度小于0.5mm,如果保护层太厚的话其无法保证足够的红外线透过率,因此将保护层设置为厚度低于0.5mm能在保证起到耐冲击的情况下还能保证足够的红外透过率,提高其结构的最佳性能。优选地,还包括硅片层3,所述硅片层3与所述保护层2叠置后、并一体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这是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结构形式,还通过在保护层的基础上增设硅片层的结构形式,由于塑料层的红外线透过率不如硅片层好,因此增设硅片层使其与保护层叠置设置,能够在提高对红外接收窗保护耐冲击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提高了其红外线透过率,提高红外检测效果。优选地,所述硅片层3相对于所述保护层2设置于所述窗口1的外侧、或所述硅片层3相对于所述保护层2设置于所述窗口1的内侧。这是本技术的硅片层与保护层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优选方式,如图6-7,将硅片层设置在保护层外侧能够使得硅片层在受到损坏时保护层还能进一步起到对内部传感器的保护作用,将硅片层设置保护层内侧能够优先通过保护层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硅片层和保护层共同起到透过红外线的作用,耐冲击性和透过性能更佳。优选地,所述硅片层3选择硅为其红外透过材料。这是本技术的硅片层的优选结构形式。本技术的所述接收窗为双层结构,下层为硅片层,靠近传感器一侧;上层为保护层,靠近外界检测区一侧;所述硅片层用于保护内部传感器,同时保证人体辐射的红外线(8-14um)能够透过,为行业常见技术手段。所述硅片层主要选择硅(Si)材料作为其红外透过材料。所述保护层用于保护内层硅片层,同时保证人体辐射的红外线(8-14um)能够透过。优选地,所述保护层2的材料折射率为所述硅片层3的材料折射率的平方根。这样能够优选地提高折射进入红外传感器中的红外线率,因为保护层的材料决定了其折射程度相对较低于硅片层的折射程度,因此设置成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使得经过保护层和硅片层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将红外线折射进入窗口内部、以被红外传感器接收,提高了红外线接收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100,还包括红外传感器4,所述红外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窗口1的内部。通过在空调红外线接收窗的窗口位置设置保护层,并将保护层由塑料制成,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硅片层封住窗口的结构而言有效地提高了其耐冲击的性能,克服了硅片材料冲击易破裂的缺陷,另一方面,塑料膜片的可设计性强,可以调节为不同的颜色,解决了硅片颜色单一的问题,有效适应空调多样化的外观需求;并且本技术还通过在保护层的基础上增设硅片层的结构形式,由于塑料层的红外线透过率不如硅片层好,因此增设硅片层使其与保护层叠置设置,能够在提高对红外接收窗保护耐冲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100)能够接收来自空调外部的红外线信息,且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包括:窗口(1)和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的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由塑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100)能够接收来自空调外部的红外线信息,且所述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包括:窗口(1)和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的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由塑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包括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以作为红外透过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的厚度小于0.5m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片层(3),所述硅片层(3)与所述保护层(2)叠置后、并一体设置在所述窗口(1)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红外线接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层(3)相对于所述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俊罗袁伟陈志伟黄坚王现林张福臣黎优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