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式换挡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纯电动汽车中,采用两挡变速器是目前的新趋势,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采用两个湿式离合器换挡,这种结构换挡平顺,动力传递连续,技术成熟;但是其液压控制结构复杂,会产生带排扭矩损失的技术难题。另一种采用高精准控制的爪式离合器换挡,这种结构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但是换挡时动力中断,某些工况会产生换挡冲击的技术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我们专利技术了L式换挡结构(L是表示换挡动力连续),其特点是换挡平顺,无换挡动力中断动力传递连续,结构简单,无带排扭矩损失传动效率高,无换挡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L式换挡结构,包括输入轴,液控离合器,离合器内毂套轴,输入轴第一齿轮,爪式离合器,输入轴第二齿轮,单向离合器,输出轴,输出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还包括液控离合器内毂,液控离合器外毂,爪式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外毂,其特征在于: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也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液控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内毂套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式换挡结构,包括输入轴,液控离合器,离合器内毂套轴,输入轴第一齿轮,爪式离合器,输入轴第二齿轮,单向离合器,输出轴,输出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还包括液控离合器内毂,液控离合器外毂,爪式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外毂,其特征在于: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也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液控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内毂套轴以及爪式离合器分别控制输入轴第一齿轮和输入轴第二齿轮与输入轴间的固定和旋转,单向离合器可以控制输入轴第二齿轮与输入轴间的单向固定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式换挡结构,包括输入轴,液控离合器,离合器内毂套轴,输入轴第一齿轮,爪式离合器,输入轴第二齿轮,单向离合器,输出轴,输出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还包括液控离合器内毂,液控离合器外毂,爪式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内毂,单向离合器外毂,其特征在于: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也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液控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内毂套轴以及爪式离合器分别控制输入轴第一齿轮和输入轴第二齿轮与输入轴间的固定和旋转,单向离合器可以控制输入轴第二齿轮与输入轴间的单向固定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式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式换挡结构中的液控离合器、离合器内毂套轴以及爪式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都设置在输入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式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式换挡结构中输入轴第一齿轮位于液控离合器的内毂和爪式离合器内毂之间,通过滚针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离合器内毂套轴上,其上设置有与爪式离合器相结合的结合齿,输入轴第二齿轮位于离合器内毂套轴和单向离合器外毂之间,通过滚针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输入轴上,其上设置有与爪式离合器相结合的结合齿以及单向离合器内毂;输出轴第一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与输入轴第一齿轮啮合形成2挡动力传递路径,输出轴第二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与输入轴第二齿轮啮合形成1挡动力传递路径;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它与固定在差速器上的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进行动力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式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式换挡结构中液控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第一齿轮的前侧,液控离合器的外毂与输入轴固定连接,液控离合器的内毂与离合器内毂套轴的前端固定连接;离合器内毂套轴是一根空心轴,它与输入轴同心,通过滚针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庆,雷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晟林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