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4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涉及防洪堤技术领域,该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包括走道,所述走道的一侧设置有土坡,所述土坡的顶部开设有筒槽,所述筒槽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座,且筒槽的内部靠近固定座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浮筒,所述固定座与浮筒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土坡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土坡相对于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卡块和卡槽,将卡块与第一限位块通过卡槽卡合固定,由于卡块相互之间也可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进而可使卡块的铺设更加快速,从而可加快防洪堤的建成,解决了传统防洪堤建造速度慢,且易受流水侵蚀损坏的问题。

A Landscape Ecological Flood Control Embankment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
本技术属于防洪堤
,具体涉及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
技术介绍
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防洪堤通常就是一堆泥土;土堆呈长条形,有时会沿河流、湖泊或海洋绵延数公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传统防洪堤在建造时,多数采用混凝土砌合石块,而这种方式建造速度及慢,且混凝土易受流水侵蚀,致使防洪堤易损坏,此外,防洪堤难以在水流过深时对游客进行提醒,进而易使游客发生意外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防洪堤易受流水侵蚀,以及防洪堤难以对游客进行提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包括走道,所述走道的一侧设置有土坡,所述土坡的顶部开设有筒槽,所述筒槽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座,且筒槽的内部靠近固定座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浮筒,所述固定座与浮筒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土坡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土坡相对于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一端延伸至土坡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一端延伸至土坡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四个卡块,四个所述卡块之间通过卡槽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筒槽的内部靠近固定座的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与浮筒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浮筒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靠近第一插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卡块和卡槽,在建造防洪堤时,可将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插杆与土坡进行固定,以便提高第一限位块的稳定性,接着将卡块与第一限位块通过卡槽卡合固定,由于卡块相互之间也可通过卡槽卡合固定,进而可使卡块的铺设更加快速,从而可加快防洪堤的建成,待卡块铺设完毕,可将第二限位块与土坡最顶部的卡块卡合固定,然后再通过第二插杆将第二限位块与土坡固定稳定,进而可加固防洪堤整体的稳定性,由于防洪堤全部由卡块铺设而成,从而可提高防洪堤的耐用度,解决了传统防洪堤建造速度慢,且易受流水侵蚀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设置了浮筒、连接带、固定座和筒槽,当水流深度过深时,水流会进入至筒槽中,由于筒槽内部的浮筒具备漂浮力,进而可持续漂浮在水流的最顶端,以便提示游客水流过深,在固定座和连接带的作用下,可防止浮筒随流水飘走,同时筒槽在配合连接带后,也可作为应急救生用具,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筒槽的实用性,解决了防洪堤难以在水流过深时对游客提醒,易使游客发生意外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土坡、2-第一插杆、3-第一限位块、4-卡块、5-橡胶垫、6-卡槽、7-第二限位块、8-第二插杆、9-筒槽、10-走道、11-限位框、12-浮筒、13-凸块、14-支撑块、15-固定座、16-连接带、17-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包括走道10,走道10的一侧设置有土坡1,土坡1的顶部开设有筒槽9,筒槽9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5,且筒槽9的内部靠近固定座15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浮筒12,固定座15与浮筒12通过连接带16相连接,浮筒12具备漂浮力,同时在固定座15和连接带16的作用下,可使浮筒12稳定漂浮在水流的最顶端,进而可对游客起到水流过深的警示作用,土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且土坡1相对于第二限位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7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插杆8,第二插杆8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第一限位块3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插杆2,第一插杆2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第二限位块7和第一限位块3之间设置有四个卡块4,四个卡块4之间通过卡槽6卡合固定,卡块4利用卡槽6相互卡合的方式,可使卡块4的铺设更加快速,进而可加快防洪堤的建成速度。进一步的,筒槽9的内部靠近固定座15的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顶部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的顶部与浮筒12的底部相接触。进一步的,浮筒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以便浮筒12夜间能够对游客进行提示。具体地,卡槽6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垫5,橡胶垫5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具体地,第一限位块3的内部靠近第一插杆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挡块17,挡块17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限位块3通过第一插杆2与土坡1进行固定,接着将卡块4与第一限位块3通过卡槽6卡合固定,由于卡块4相互之间也可通过卡槽6卡合固定,进而可使卡块4的铺设更加快速,从而可加快防洪堤的建成,待卡块4铺设完毕,可将第二限位块7与土坡1最顶部的卡块4卡合固定,然后再通过第二插杆8将第二限位块7与土坡1固定稳定,进而可加固防洪堤整体的稳定性,由于防洪堤全部由卡块4铺设而成,从而可提高防洪堤的耐用度,当防洪堤水流深度过深时,水流会进入至筒槽9中,由于筒槽9内部的浮筒12具备漂浮力,进而可持续漂浮在水流的最顶端,以便提示游客水流过深,在固定座15和连接带16的作用下,可防止浮筒12随流水飘走,同时筒槽9在配合连接带16后,也可作为应急救生用具,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筒槽9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包括走道(10),所述走道(10)的一侧设置有土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1)的顶部开设有筒槽(9),所述筒槽(9)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5),且筒槽(9)的内部靠近固定座(15)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浮筒(12),所述固定座(15)与浮筒(12)通过连接带(16)相连接,所述土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且土坡(1)相对于第二限位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插杆(8),所述第二插杆(8)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3)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插杆(2),所述第一插杆(2)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7)和第一限位块(3)之间设置有四个卡块(4),四个所述卡块(4)之间通过卡槽(6)卡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包括走道(10),所述走道(10)的一侧设置有土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1)的顶部开设有筒槽(9),所述筒槽(9)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5),且筒槽(9)的内部靠近固定座(15)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浮筒(12),所述固定座(15)与浮筒(12)通过连接带(16)相连接,所述土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且土坡(1)相对于第二限位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插杆(8),所述第二插杆(8)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3)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插杆(2),所述第一插杆(2)的一端延伸至土坡(1)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7)和第一限位块(3)之间设置有四个卡块(4),四个所述卡块(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裔婷刘向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