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设计,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雨天尤为暴雨时,排水不畅通的地面形成路面积水,积水使交通不便。传统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石板材及水泥砖铺设,称其为硬质路面。它的优点是整齐耐用;但最大的缺点是不透水,排水是靠地下污水管道,降雨时雨水直接作为污水被处理,阻断了雨水补充地下水,不利于地下水的生成;大雨时因排泄不畅,在地势低洼处因积水而形成水淹;水在路面淤积溶入城市污染物影响城市卫生。有因硬质路面吸、储及反射太阳的热量,使地面平均温度升高及有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它还引起环境和生态负效应等不利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其实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一种绿色的建材,它就是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或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透水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与素土夯实层;所述表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顺序设置;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厚度比例为A:B:C;其中,A为2~3,B为6~7,C为3~3.5;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的3%~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透水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与素土夯实层;所述表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顺序设置;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厚度比例为A:B:C;其中,A为2~3,B为6~7,C为3~3.5;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的3%~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厚度分别为100~150mm、300~350mm、150~1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厚度为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上还设有透水性砖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市政建设集团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