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茶油冷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635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的压榨装置,其包括:进料斗;左端与进料斗的下端连通的输送筒,输送筒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第一冷榨膛,其设置于输送筒的下方且其右端与输送筒的右端连通,第一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一榨螺且其底部设置有一第一出油口;第二冷榨膛,其设置于第一冷榨膛的下方且其左端与第一冷榨膛左端连通,第二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二榨螺且其右端底部设置有一排渣口和一第二出油口;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压榨装置的左侧的驱动装置,其能够给压榨装置提供驱动力。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榨装置采用第一冷榨膛和第二冷榨膛的结构,对油茶果进行多次冷榨,提高出油率,提高油茶果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Multistage Camellia Oil Cold Pr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茶油冷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油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
技术介绍
茶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山茶油提取工艺有两种:压榨法,即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果中榨取山茶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即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果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而压榨法可使茶油的色、香、味齐全,具有保留各种营养成分的特点。茶油的压榨法又分为热榨法和冷榨法,热榨法采用的是将油料作物炒熟粉碎后进行压榨,能够提高出油率,但高温压榨容易造成茶籽油中的氧化聚合,分解产生某些过氧化物和有害物质,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且杂质较多,影响茶油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冷榨法要求较高,一般冷榨法要求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但冷榨法出油率只有热榨法的一半,因此大部分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50%左右。茶油的冷榨法具有出油率低、油茶果的利用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点。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从而克服现有茶油冷榨法的出油率低、油茶果的利用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包括:机架;压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压榨装置包括:进料斗;输送筒,其设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下方,且该输送筒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连通,该输送筒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第一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输送筒的下方,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右端与所述输送筒的右端连通,该第一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一榨螺,所述第一榨螺的左端设置有一第一刮渣机构,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机构的右侧的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榨膛的下方,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冷榨膛左端连通,该第二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二榨螺,所述第二榨螺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刮渣机构,该第二冷榨膛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右侧的排渣口,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左侧的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滤网;以及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压榨装置的左侧,该驱动装置能够给所述输送绞龙、所述第一榨螺和所述第二榨螺提供驱动力。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榨螺的左端连接,所述输送绞龙的左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榨螺的左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榨螺的左端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为链传动机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筒的底部为筛网结构,所述筛网上的孔径小于单个油茶果的直径,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一活动安装的储存箱。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刮渣机构包括套筒和刮板,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榨螺上,若干个所述刮板安装在所述套筒上并沿着所述套筒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刮渣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榨螺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均设置有一导油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压榨装置采用第一冷榨膛和第二冷榨膛的结构,油茶果经过第一冷榨膛的第一榨螺的压榨之后,排出的茶渣仍含有部分的茶油,这部分的茶油经过第二冷榨膛的第二榨螺压榨出来,该压榨装置通过第一冷榨膛和第二冷榨膛的相互配合,对油茶果进行多次冷榨,提高出油率,从而提高油茶果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输送筒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可横向匀速输送油茶果,均匀进料,以使油茶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压榨,进一步提高出油率。2.本技术的输送筒的底部为筛网结构,且筛网上的孔径小于单个油茶果的直径,在输送绞龙的转动输送过程中,可对油茶果的杂质进行筛选,杂质如石子和灰尘等小颗粒通过筛网掉进储存箱内,以减少茶油的杂质。3.本技术的刮渣机构均设置在茶渣的出口处,防止茶渣被压紧后堵塞出口,便于茶渣的排出,保证整个茶油冷榨装置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多级茶油冷榨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第一出油口,3-第一滤网,4-第二冷榨膛,5-导油机构,6-第二榨螺,7-第二出油口,8-第二滤网,9-排渣口,10-第二刮渣机构,11-第一冷榨膛,12-第一榨螺,13-储存箱,14-筛网,15-输送绞龙,16-输送筒,17-进料斗,18-第一传动机构,19-第二传动机构,20-电机,21-电机安装架,22-第一刮渣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茶油冷榨装置包括机架1、压榨装置和驱动装置。压榨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压榨装置包括进料斗17、输送筒16、第一冷榨膛11以及第二冷榨膛4,输送筒16设置于进料斗17的下方,且输送筒16的左端与进料斗17的下端连通,以使进料斗17内的油茶果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进料斗17与输送筒16的连通处进入输送筒16的左端,输送筒16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15,以将输送筒16内左端的油茶果横向匀速输送输送筒16的右端。第一冷榨膛11设置于输送筒16的下方,且第一冷榨膛11的右端与输送筒16的右端连通,第一冷榨膛11内设置有一第一榨螺12,第一榨螺12的左端设置有一第一刮渣机构22,且第一冷榨膛11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第一刮渣机构22的右侧的第一出油口2,第一出油口2处设置有第一滤网3,以对茶油进行过滤。第二冷榨膛4设置于第一冷榨膛11的下方,且第二冷榨膛4的左端与第一冷榨膛11左端连通,第二冷榨膛4内设置有一第二榨螺6,第二榨螺6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刮渣机构10,第二冷榨膛4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一位于第二刮渣机构10的右侧的排渣口9,且该第二冷榨膛4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第二刮渣机构10的左侧的第二出油口7,第二出油口7处设置有第二滤网8,以对茶油进行过滤。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且位于压榨装置的左侧,驱动装置能够给输送绞龙15、第一榨螺12和第二榨螺6提供驱动力。该压榨装置采用第一冷榨膛11和第二冷榨膛4的结构,油茶果经过第一冷榨膛11的第一榨螺12的压榨之后,排出的茶渣仍含有部分的茶油,这部分的茶油经过第二冷榨膛4的第二榨螺6压榨出来,该压榨装置通过第一冷榨膛11和第二冷榨膛4的相互配合,对油茶果进行多次冷榨,提高出油率,从而提高油茶果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输送筒16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15,可横向匀速输送油茶果,均匀进料,以使油茶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压榨,进一步提高出油率。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20,电机20安装在机架1左侧的电机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压榨装置包括:进料斗;输送筒,其设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下方,且该输送筒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连通,该输送筒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第一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输送筒的下方,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右端与所述输送筒的右端连通,该第一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一榨螺,所述第一榨螺的左端设置有一第一刮渣机构,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机构的右侧的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榨膛的下方,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冷榨膛左端连通,该第二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二榨螺,所述第二榨螺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刮渣机构,该第二冷榨膛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右侧的排渣口,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左侧的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滤网;以及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压榨装置的左侧,该驱动装置能够给所述输送绞龙、所述第一榨螺和所述第二榨螺提供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压榨装置包括:进料斗;输送筒,其设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下方,且该输送筒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连通,该输送筒内设置有一输送绞龙;第一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输送筒的下方,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右端与所述输送筒的右端连通,该第一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一榨螺,所述第一榨螺的左端设置有一第一刮渣机构,且该第一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机构的右侧的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冷榨膛,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榨膛的下方,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冷榨膛左端连通,该第二冷榨膛内设置有一第二榨螺,所述第二榨螺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刮渣机构,该第二冷榨膛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右侧的排渣口,且该第二冷榨膛的底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机构的左侧的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滤网;以及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压榨装置的左侧,该驱动装置能够给所述输送绞龙、所述第一榨螺和所述第二榨螺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