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59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两层间隔设置的横向板分隔成三层空间,所述第一层空间为厌氧区,所述第二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一竖向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层空间被第二竖向板分隔成安置区和第二缺氧区,厌氧区的底部设有过水口与第一缺氧区相通,所述好氧区的中下部设有曝气器,所述好氧区的下方为第二缺氧区,所述第二缺氧区的中下部设有过滤膜板,所述第二缺氧区的底部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缺氧区的侧面设有出泥口,所述安置区内设有污泥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化设计,减小占地空间,设有厌氧区、第一缺氧区、好氧区和第二缺氧区,反应的更加彻底。

A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首先,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硝酸盐氮,而后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作用变成硝酸盐氮,这阶段称为好氧硝化。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传统的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采用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等,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而且好氧区的污水只经过一次回流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反应不完全,除污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一体化设计,减小占地空间,设有厌氧区、第一缺氧区、好氧区和第二缺氧区,进行两次反硝化反应,反应的更加彻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两层间隔设置的横向板分隔成三层空间,所述第一层空间为厌氧区,所述第二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一竖向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二竖向板分隔成安置区和第二缺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两层间隔设置的横向板分隔成三层空间,所述第一层空间为厌氧区,所述第二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一竖向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二竖向板分隔成安置区和第二缺氧区,所述厌氧区的顶部侧面设有污水进口,底部设有过水口与第一缺氧区相通,所述第一竖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污水通过的缺口,所述好氧区的中下部设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漏泥口,所述漏泥口靠近第一竖向板设置,所述漏泥口远离第一竖向板的一端设有凹面朝向第一竖向板的弧形过滤板,所述漏泥口靠近第一竖向板的一端设有沿弧形过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两层间隔设置的横向板分隔成三层空间,所述第一层空间为厌氧区,所述第二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一竖向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层空间被设置在中间的第二竖向板分隔成安置区和第二缺氧区,所述厌氧区的顶部侧面设有污水进口,底部设有过水口与第一缺氧区相通,所述第一竖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污水通过的缺口,所述好氧区的中下部设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漏泥口,所述漏泥口靠近第一竖向板设置,所述漏泥口远离第一竖向板的一端设有凹面朝向第一竖向板的弧形过滤板,所述漏泥口靠近第一竖向板的一端设有沿弧形过滤板斜向上设置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与弧形过滤板之间留有漏泥通道,所述好氧区的下方为第二缺氧区,所述第二缺氧区的中下部设有过滤膜板,所述第二缺氧区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森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