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52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09
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滑轮组、活动滑轮组、滑轮固定座、主滑轮滑块、从滑轮滑块、主导向杆、从导向杆;其中固定滑轮组固定在滑轮固定座上,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活动滑轮组与主导向杆和从导向杆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使主、从柔性细线分别能直线穿过相应的滑轮组;上述活动滑轮组分别带动主、从细线在对应的主、从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设高度实现主、从细线预设长度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双条柔性细线定长工序环节为切入点,针对这类直径微米级的透明、极细、易破损、易变形、脆弱的材料设计巧妙的机构实现自动送料、自动定长问题,为后续的耦合、加工、搬运等工序解决从全人工到全自动化生产做出突破性的尝试。

A Double Flexible Slender Line Length Fix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
本技术一种双柔性细线自动定长机构,属于工业生产中对特定材质柔性细线加工制造生产领域中的一种全新技术。
技术介绍
工业上,经常需要对一类想光纤那样具有透明、极细、易破损、易变形、脆弱等特性柔性细线进行生产、制造、加工,需要对其进行单条、两条甚至以上数量柔性细线并行处理、加工等环节。举光纤细线为例,单条光纤直径一般小于0.2mm,通信行业里用到的各种光纤传输器件是通过对多条光纤进行各种搬运、剪切、烧制、耦合等生产环节来完成。由于这类柔性细线的结构特性,需要在多台高精度显微仪多重配合才能解决多条柔性光纤同时并排工作产生的问题,至今国内鲜有关于此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面世,现有光纤传输器件的生产依然由人工分工序逐步完成,并由人工完成各工序的转移,对工人劳动力的依赖性非常大,而且由于这类细线的特质,对工人素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都有高要求,因此是目前工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一个继续解决的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以双柔性细线定长工序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双柔性细线特质进行平稳、并行、高效、高质量工作的全自动化设备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滑轮组、活动滑轮组、滑轮固定座、主滑轮滑块、从滑轮滑块、主导向杆、从导向杆;其中固定滑轮组固定在滑轮固定座上,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活动滑轮组与主导向杆和从导向杆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使主、从柔性细线分别能直线穿过相应的滑轮组;上述活动滑轮组分别带动主、从细线在对应的主、从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设高度实现主、从柔性细线预设长度要求。所述固定滑轮组包含三组主、从滑轮,每组主从滑轮通过滑轮直杆连接,其滑轮中心保持一致,且三组主、从滑轮分别保持同一水平面和同一垂直面;所述活动滑轮组包含一组主活动滑轮和一组从活动滑轮,其中主活动滑轮、从活动滑轮分别保持水平中心一致和垂直面一致。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组合排列方式为W形状或倒W形状。上述主活动滑轮、从活动滑轮垂直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主活动滑轮和主固定滑轮同一垂直平面,从活动滑轮和从固定滑轮同一垂直平面。所述固定滑轮组底部与活动滑轮组顶部形成两条直线型运动通道,主、从柔性细线从左往右分别依次穿过主滑轮组、从滑轮组。所述主导向杆包括同步轮、同步带、电机、导轨,其中导轨在主导向杆内部、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运动、主滑轮滑块与同步带连接、同步带带动主滑轮滑块在主导向杆槽内指定位置上下移动;所述从导向杆包括同步轮、同步带、电机、导轨,其中导轨在从导向杆内部、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运动、从滑轮滑块与同步带连接、同步带带动从滑轮滑块在从导向杆槽内指定位置上下移动。所述主滑轮滑块连接主导向杆和主活动滑轮,其可在主导向杆被锁紧,已预设长度的主细线固定在主滑轮组内可随不同工位自由平稳移动;从滑轮滑块连接从导向杆和从活动滑轮,其可在从导向杆被锁紧,已预设长度的从细线固定在从滑轮组内可随不同工位自由平稳移动。所述主滑轮滑块与从滑轮滑块上下排列但不连接。本技术从双条柔性细线定长工序环节为切入点,针对这类直径微米级的透明、极细、易破损、易变形、脆弱的材料设计巧妙的机构实现自动送料、自动定长问题,同时因为这类双柔性细线并行工作比单柔性细线单工位工作更容易出现相互缠绕、折断、破损等问题,机构结构复杂性比单细线难度更大。本技术通过设计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解决其机械传输问题,为后续的耦合、加工、搬运等工序解决从全人工到全自动化生产做出突破性的尝试。该装置能很好的适应各种直径的柔性细线传送问题,而且操作简单、效率高、定位准确、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1。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2。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固定滑轮组,11-主固定滑轮,12-从固定滑轮,2-活动滑轮组,21-主活动滑轮,22-从活动滑轮,3-滑轮固定座,4-主滑轮滑块,5-从滑轮滑块,6-主导向杆,61-同步轮,62-同步带,63-电机,64-导轨,7-从导向杆,71-同步轮,72-同步带,73-电机,74-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滑轮组(1)、活动滑轮组(2)、滑轮固定座(3)、主滑轮滑块(4)、从滑轮滑块(5)、主导向杆(6)、从导向杆(7);其中固定滑轮组(1)固定在滑轮固定座(3)上,固定滑轮组(1)与活动滑轮组(2)交错排列,活动滑轮组(2)与主导向杆(6)和从导向杆(7)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滑轮组(1)与活动滑轮组(2)交错排列使主柔性细线(8)、从柔性细线(9)分别能直线穿过相应的滑轮组;上述活动滑轮组分别带动主细线(8)、从细线(9)在对应的主导向杆(6)、从导向杆(7)上下移动所设高度实现主细线(8)、从细线(9)预设长度要求。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滑轮组(1)包含三组主滑轮(11)、从滑轮(12),每组主从滑轮通过滑轮直杆连接,其滑轮中心保持一致,且三组主、从滑轮分别保持同一水平面和同一垂直面;所述活动滑轮组(2)包含一组主活动滑轮(21)和一组从活动滑轮(22),其中主活动滑轮(21)、从活动滑轮(22)分别保持水平中心一致和垂直面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固定滑轮组(1)与活动滑轮组(2)交错组合排列方式为W形状或倒W形状。如图4所示,上述主活动滑轮(21)、从活动滑轮(22)垂直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主活动滑轮(21)和主固定滑轮(11)同一垂直平面,从活动滑轮(22)和从固定滑轮(12)同一垂直平面。所述固定滑轮组(1)底部与活动滑轮组(2)顶部形成两条直线型运动通道,主细线(8)、从细线(9)从左往右分别依次穿过主滑轮组(11)、从滑轮组(12)。图1实例中,所述主导向杆(6)包括同步轮(61)、同步带(62)、电机(63)、导轨(64),其中导轨(64)在主导向杆(6)内部、电机(63)驱动同步轮(61)带动同步带(62)运动、主滑轮滑块(4)与同步带(62)连接、同步带(62)带动主滑轮滑块(4)在主导向杆(6)槽内指定位置上下移动;所述从导向杆(7)包括同步轮(71)、同步带(72)、电机(73)、导轨(74),其中导轨(74)在从导向杆(7)内部、电机(73)驱动同步轮(71)带动同步带(72)运动、从滑轮滑块(5)与同步带(72)连接、同步带(72)带动从滑轮滑块(5)在从导向杆(7)槽内指定位置上下移动。所述主滑轮滑块(4)连接主导向杆(6)和主活动滑轮(21),其可在主导向杆(6)被锁紧,已预设长度的主细线(8)固定在主滑轮组内可随不同工位自由平稳移动;从滑轮滑块(5)连接从导向杆(7)和从活动滑轮(22),其可在从导向杆(7)被锁紧,已预设长度的从细线固定在从滑轮组内可随不同工位自由平稳移动。所述主滑轮滑块(4)与从滑轮滑块(5)上下排列但不连接。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滑轮组、活动滑轮组、滑轮固定座、主滑轮滑块、从滑轮滑块、主导向杆、从导向杆;其中固定滑轮组固定在滑轮固定座上,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活动滑轮组与主导向杆和从导向杆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使主、从柔性细线分别能直线穿过相应的滑轮组;上述活动滑轮组分别带动主、从柔性细线在对应的主、从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设高度实现主、从细线预设长度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滑轮组、活动滑轮组、滑轮固定座、主滑轮滑块、从滑轮滑块、主导向杆、从导向杆;其中固定滑轮组固定在滑轮固定座上,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活动滑轮组与主导向杆和从导向杆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排列使主、从柔性细线分别能直线穿过相应的滑轮组;上述活动滑轮组分别带动主、从柔性细线在对应的主、从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设高度实现主、从细线预设长度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轮组包含三组主、从滑轮,每组主从滑轮通过滑轮直杆连接,其滑轮中心保持一致,且三组主、从滑轮分别保持同一水平面和同一垂直面;所述活动滑轮组包含一组主活动滑轮和一组从活动滑轮,其中主活动滑轮、从活动滑轮分别保持水平中心一致和垂直面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滑轮组与活动滑轮组交错组合排列方式为W形状或倒W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柔性细线定长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活动滑轮、从活动滑轮垂直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主活动滑轮和主固定滑轮同一垂直平面,从活动滑轮和从固定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棠陈建强徐善涛张颖敏黄焕展吴佳毅姚卓荣王国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