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利明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50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是由除尘部和运输部构成,除尘部与运输部首尾相接,除尘部的除尘装置构成,传送装置的每组前液压杆和后液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了除尘装置,运输部的架体顶面、传送带Ⅱ上层带体下方有支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吸尘和运输分开设置,吸尘部一方面能够通过调节高度与上游设备相连,另一方面能够使物料更加均匀的分布于传送带上,并在翻动物料的过程中,将吸附在物料表面和空气中的粉尘清除干净;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输部增设支撑轮,将较重物料一部分重量通过支撑轮进行支撑,一方面减少了对传送带的磨损,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提供动力的电机。

A Mine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矿山物料主要为矿井开采的原始物料,由于开采为大型机械设备粗狂式开采以及矿区砂料的成分,导致开采出来的块状原料伴有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吸附在块状原料表面或者悬浮在空气中,给后续原料处理的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矿区地质成分复杂,块状原始物料的大小、密度不均匀,导致其重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物料运输的过程中,质量较大物料会将传送带下压,导致传送带变形;正常情况下,传送带的长度是一定的,传送带一旦变形就会挤压传动轮,使传动轮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变大,进而导致电机功率加大,这样不但增加了用电量,也对电机有一定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是由除尘部和运输部构成,所述的除尘部与运输部首尾相接,除尘部是由传送装置和除尘装置构成,传送装置是由滚筒Ⅰ、前液压杆、滚筒Ⅱ、后液压杆和传送带Ⅰ构成,滚筒Ⅰ和滚筒Ⅱ的中心均设有滚轴,滚筒Ⅰ的滚轴两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前液压杆的顶部,滚筒Ⅱ的两端活动连接与两个后液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是由除尘部(1)和运输部(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部(1)与运输部(2)首尾相接,除尘部(1)是由传送装置(3)和除尘装置(4)构成,传送装置(3)是由滚筒Ⅰ(5)、前液压杆(6)、滚筒Ⅱ(7)、后液压杆(8)和传送带Ⅰ(9)构成,滚筒Ⅰ(5)和滚筒Ⅱ(7)的中心均设有滚轴,滚筒Ⅰ(5)的滚轴两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前液压杆(6)的顶部,滚筒Ⅱ(7)的两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后液压杆(8)的顶部,滚筒Ⅰ(5)和滚筒Ⅱ(7)上套有传送带Ⅰ(9),每组前液压杆(6)和后液压杆(8)之间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固定了除尘装置(4),除尘装置(4)是由吸尘罩(11)和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物料输送装置,是由除尘部(1)和运输部(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部(1)与运输部(2)首尾相接,除尘部(1)是由传送装置(3)和除尘装置(4)构成,传送装置(3)是由滚筒Ⅰ(5)、前液压杆(6)、滚筒Ⅱ(7)、后液压杆(8)和传送带Ⅰ(9)构成,滚筒Ⅰ(5)和滚筒Ⅱ(7)的中心均设有滚轴,滚筒Ⅰ(5)的滚轴两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前液压杆(6)的顶部,滚筒Ⅱ(7)的两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后液压杆(8)的顶部,滚筒Ⅰ(5)和滚筒Ⅱ(7)上套有传送带Ⅰ(9),每组前液压杆(6)和后液压杆(8)之间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固定了除尘装置(4),除尘装置(4)是由吸尘罩(11)和龙门架(12)构成,龙门架(12)的两端固定于两个连接杆(10)上,龙门架(12)的中部固定了吸尘罩(11),所述的吸尘罩(11)是由罩体(13)和翻动齿(14)构成,罩体(13)为中空结构,罩体(13)的底部设有翻动齿(14),罩体(13)的底面设有吸尘孔(15),罩体(13)的顶部设有吸尘口(16);所述的运输部(2)是由架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利明辛华李晶飞郑绪瑛张永艳吕洋温玉婷吴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范利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