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焦成像装置及共焦成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共焦成像装置及共焦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共焦是指包括激发和发射的光路在两个位置上聚焦。在共焦成像过程中,激发光聚焦在样品表面,而发射光聚焦在照明针孔上。这一针孔限制光路在样品表面的聚焦深度,有效防止杂质信号产生的背景噪音干扰,从而降低背景信号的强度,提升了样品的成像质量。共焦成像方法最早应用于共聚焦显微镜上,主要采用聚焦模式照明和同步成像来创建三维生物标本的横断面。它是一种光聚焦照明和照明针孔调制来去除样品非焦点平面的散射光的光学成像手段,相比于其他成像方法可以提高光学分辨率和视觉对比度。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拥有很多成果,对研究细胞或大脑等微小的物质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共焦成像一直被限制于显微镜的设计中,应用范围也仅仅限于生物医学。为了使共焦成像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场景,提出了使用投影仪和相机阵列来替代显微镜使用的光学孔径。在具体实现时,共焦成像技术分为两类:共焦扫描方式和共焦编码方式。其中,共焦扫描方式是利用设置在光源单元后的照明针孔及设置在检测器前的探测针孔实现点照明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单元(11)、分光镜(12)、偏振片(13)、平面反射镜阵列(14)及成像单元(15),其中,平面反射镜阵列(14)由多个可旋转的平面反射镜拼接得到,所述平面反射镜两两之间无缝隙且在拼接后的平面反射镜阵列(14)具有设定弧度;光源单元(11)投射的白光被分光镜(12)透射到偏振片(13)上;偏振片(13)对该投射光进行偏振信息的调节,该调节后的白光经过平面反射镜阵列(14)的反射后,形成照明光束聚焦于样品的聚焦面上;样品的聚焦面将照明光束反射,反射的照明光束依次经过平面反射镜阵列(14)的反射、偏振片(13)的透传及分光镜(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单元(11)、分光镜(12)、偏振片(13)、平面反射镜阵列(14)及成像单元(15),其中,平面反射镜阵列(14)由多个可旋转的平面反射镜拼接得到,所述平面反射镜两两之间无缝隙且在拼接后的平面反射镜阵列(14)具有设定弧度;光源单元(11)投射的白光被分光镜(12)透射到偏振片(13)上;偏振片(13)对该投射光进行偏振信息的调节,该调节后的白光经过平面反射镜阵列(14)的反射后,形成照明光束聚焦于样品的聚焦面上;样品的聚焦面将照明光束反射,反射的照明光束依次经过平面反射镜阵列(14)的反射、偏振片(13)的透传及分光镜(14)的反射后,由成像单元(15)获取样品聚焦面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单元(11)所投射的白光经过了设置的投影图像的编码后,再被分光镜(12)接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13)对该投射光进行偏振信息的调节为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的调节;所述所设置的投影图像包括:根据所述偏振片(13)的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的调节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样品应用场景的深度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样品应用场景的深度分布信息设置投影图像;所述设置投影图像根据所述样品的应用场景改变,进行调节或更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单元(11)为投影仪;所述成像单元(15)为相机设置的电荷耦合元件(CCD)平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反射镜阵列(14)的角度及设定的弧度被自动调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12)是透光比为50:50的分光平片,设置与所述装置的投影光轴成45度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宾,项祎祎,韩焱,潘晋孝,王黎明,陈平,魏交统,苏新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