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背掀机构是绝大多数乘用车尾门所使用的机械方案,在高层建筑窗户等机械结构中也有诸多使用,安全性关系重大;其驱动系统(如气弹簧撑杆、电动撑杆等、机械合页)设计的安全性必须要经过验证。背掀机构重力特性是背掀机构支撑部件强度设计、可靠性分析的关键因素。试验装置必须能够模拟背掀机构真实的重力特性,才能用于准确考核相关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性。背掀机构特点决定了重力特性是由质量和质心位置这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质心位置需要在两个自由度方向上调整。但是,通常的背掀机构重力特性调整机构不能调整质心位置,或者只能在一个自由度方向上调整质心,所以并不能完全真实的模拟背掀机构重力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地模拟出背掀机构的重力特性、试验结果准确程度高、可快速匹配不同型号驱动系统的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可准确地模拟出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系统安装架和重力特性调整机构;基座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重力特性调整机构包括铰接在连接板上的配重框架、可沿配重框架长度方向调节位置的配重支架以及可沿垂直于配重框架方向调节位置的配重块;所述驱动系统安装架包括两组位置调整组件;两组位置调整组件均包括三自由度调整结构和单自由度调整结构;两个三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对称位于配重框架的两侧;两个单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可活动地对称设置在配重框架的两侧;三自由度调整结构与单自由度调整结构之间留有用于安装驱动系统的安装空间;三自由度调整结构与单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系统安装架和重力特性调整机构;基座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重力特性调整机构包括铰接在连接板上的配重框架、可沿配重框架长度方向调节位置的配重支架以及可沿垂直于配重框架方向调节位置的配重块;所述驱动系统安装架包括两组位置调整组件;两组位置调整组件均包括三自由度调整结构和单自由度调整结构;两个三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对称位于配重框架的两侧;两个单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可活动地对称设置在配重框架的两侧;三自由度调整结构与单自由度调整结构之间留有用于安装驱动系统的安装空间;三自由度调整结构与单自由度调整结构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系统的安装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自由度调整结构包括X支架、Y支架和Z支架;所述单自由度调整结构包括U支架;所述Y支架沿Y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Y支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件一固定;Z支架沿Z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Y支架上,Z支架与Y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二固定;X支架沿X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Z支架上,X支架与Z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三固定;所述配重框架位于两个X支架之间,且配重框架与两个X支架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U支架沿配重框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配重框架上,U支架与配重框架通过连接件四连接;所述安装空间是指X支架与U支架之间留有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件分别设置在X支架与U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支架通过Y轴导轨与连接板可滑动连接;Z支架通过Z轴导轨与Y支架可滑动连接;X支架通过X轴导轨与Z支架可滑动连接;U支架通过U导轨与配重框架可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支架沿配重框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配重框架上,配重支架与配重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五固定;配重支架垂直于配重框架方向设置;配重块沿配重支架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配重支架上,配重块与配重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六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架和与底架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陶飞,夏锐,吴珩,杨兆万,周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