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02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48
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它涉及一种水室管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中大型机组凝汽器无法实现穿管发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的两个进口水室和两个下折回水室位于凝汽器壳体下部的两侧,每个进口水室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管板、每个下折回水室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管板,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通过多个下部换热管连接;出口水室和上折回水室位于凝汽器壳体上部的两侧,每个出口水室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管板,每个上折回水室的内侧端连接有第四管板,第三管板和第四管板之间通过上部换热管连通;下折回水室位于上折回水室的下部且下折回水室和上折回水室之间通过联通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力系统领域。

A tubesheet structure of condenser water chamber for pipeline deli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室管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新型水室管板结构,用于电力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电站凝汽器设备往往尺寸巨大,尤其是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凝汽器外形尺寸相当庞大,例如一台300MW等级机组配套凝汽器截面尺寸大约11.600米(高)X8.000米(宽)重约300吨。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缩短现场安装工期,就期望凝汽器能在车间形成模块发货、运输、现场拼装的模式,在中大型机组中凝汽器往往采用小模块不穿管发货或者大模块穿管发货的模式。小模块在现场拼装完成后由电建公司负责安装换热管,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相对恶劣,非设备厂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等因素,及其容易造成换热管的安装质量不达标。如果采用在车间穿管的大模块发货,由于模块质量大,在运输和起吊翻转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设备大变形、换热管擦伤、焊口撕裂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中大型机组凝汽器的水室管板车间发货,在运输和起吊翻转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设备大变形、换热管擦伤、焊口撕裂等质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凝汽器壳体(1)、两个进口水室(2)、两个出口水室(3)、两个上折回水室(4)、两个下折回水室(5)、多个上部换热管(6)、多根下部换热管(7)、两个第一管板(8)、两个第二管板(9)、两个第三管板(10)、两个第四管板(11)和连通管(12),两个进口水室(2)和两个下折回水室(5)位于凝汽器壳体(1)下部的两侧,每个进口水室(2)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管板(8)、每个下折回水室(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管板(9),第一管板(8)和第二管板(9)之间通过多根下部换热管(7)连接;出口水室(3)和上折回水室(4)位于凝汽器壳体(1)上部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凝汽器壳体(1)、两个进口水室(2)、两个出口水室(3)、两个上折回水室(4)、两个下折回水室(5)、多个上部换热管(6)、多根下部换热管(7)、两个第一管板(8)、两个第二管板(9)、两个第三管板(10)、两个第四管板(11)和连通管(12),两个进口水室(2)和两个下折回水室(5)位于凝汽器壳体(1)下部的两侧,每个进口水室(2)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管板(8)、每个下折回水室(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管板(9),第一管板(8)和第二管板(9)之间通过多根下部换热管(7)连接;出口水室(3)和上折回水室(4)位于凝汽器壳体(1)上部的两侧,每个出口水室(3)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管板(10),每个上折回水室(4)的内侧端连接有第四管板(11),第三管板(10)和第四管板(11)之间通过上部换热管(6)连通;下折回水室(5)位于上折回水室(4)的下部且下折回水室(5)和上折回水室(4)之间通过联通管(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室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进口水室(2)的外侧端连接有进口水管(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穿管发货的凝汽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芬卢日时吴泽谦林秋宇刘杰许宝军马超计天飞修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