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91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涉及一种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相连接的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铜辊制带机包括第一底座和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铜辊、轴承箱和传动轮,轴承箱包括设置在铜辊左端的第一轴承箱和设置在铜辊右端的第二轴承箱,铜辊车削机包括第二底座和车刀架,第二底座左端设置有电动机和减速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车刀架连接,车刀架上设置有车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车刀架固定在有螺丝孔的L型金属板,利用变频减速电机进刀,将铜辊车光,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An improved amorphous alloy copper roller turn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备非晶态铝镍合金的急冷铜辊,在进行工作时,均需要保持其表面光滑,当其表面粗糙时,则需要用加工设备对铜辊表面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使其表面光滑。而现有的加工设备均是将铜辊拆下进行车光,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使其将车刀架固定在有螺丝孔的L型金属板,利用变频减速电机进刀,将铜辊车光,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中,包括相连接的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所述铜辊制带机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铜辊、轴承箱和传动轮,所述轴承箱包括设置在所述铜辊左端的第一轴承箱和设置在所述铜辊右端的第二轴承箱,所述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箱的左端,所述铜辊车削机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端的车刀架,所述第二底座左端设置有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器,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车刀架连接,所述车刀架上设置有车刀。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上端设置有刀架溜板,所述车刀架与所述刀架溜板滑动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铜辊。优选的,所述车刀在所述刀架溜板上滑动的位置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冷却水管路,所述冷却水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的冷却水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内的冷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冷却回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左端设置有电动机支架,所述电动机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电动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左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凹槽的右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和所述第四螺栓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的左端为上水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左端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冷却回水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车刀架固定在有螺丝孔的L型金属板,利用变频减速电机进刀,将铜辊车光,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相连接的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所述铜辊制带机包括第一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上端的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置有铜辊3、轴承箱4和传动轮5,所述轴承箱4包括设置在所述铜辊3左端的第一轴承箱和设置在所述铜辊3右端的第二轴承箱,所述传动轮5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箱的左端,所述铜辊车削机包括第二底座6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6上端的车刀架7,所述第二底座6左端设置有电动机8和与电动机8连接的减速器9,所述电动机8通过所述减速器9与所述车刀架7连接,所述车刀架7上设置有车刀10。所述第二底座6上端设置有刀架溜板11,所述车刀架7与所述刀架溜板11滑动设置。所述第一底座1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铜辊3。所述车刀10在所述刀架溜板11上滑动的位置与所述凹槽3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有冷却水管路,所述冷却水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内的冷却水管1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内的冷却回水管14,所述冷却水管13与所述冷却回水管14连通。所述第一底座1左端设置有电动机支架15,所述电动机支架15上设置有所述电动机8。所述凹槽12的左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凹槽12的右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和所述第四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管13的左端为上水口。所述第一底座1左端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冷却回水管14连通。本实施例中,车刀架:安装合金车刀后,调整与铜辊表面间隙,将铜辊车光;L型底座:车刀架底座,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铜辊底座上;变频减速电机:带动刀架进刀。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所述铜辊制带机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铜辊、轴承箱和传动轮,所述轴承箱包括设置在所述铜辊左端的第一轴承箱和设置在所述铜辊右端的第二轴承箱,所述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箱的左端,所述铜辊车削机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端的车刀架,所述第二底座左端设置有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器,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车刀架连接,所述车刀架上设置有车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铜辊制带机和铜辊车削机,所述铜辊制带机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铜辊、轴承箱和传动轮,所述轴承箱包括设置在所述铜辊左端的第一轴承箱和设置在所述铜辊右端的第二轴承箱,所述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箱的左端,所述铜辊车削机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端的车刀架,所述第二底座左端设置有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器,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车刀架连接,所述车刀架上设置有车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端设置有刀架溜板,所述车刀架与所述刀架溜板滑动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铜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非晶态合金铜辊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在所述刀架溜板上滑动的位置与所述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英廷岳大永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众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