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81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先将锰源和碳源按照摩尔比例1:20~1:5称量,溶解在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氮源,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再将前驱体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在温度160℃~200℃,时间4h~12h,保温碳化处理得到悬浊液;再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橙黄色发光锰离子掺杂碳量子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荧光量子产率较高,重复性强,原料便宜,锰离子掺杂量少,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同时制备的锰离子掺杂的碳量子点在510~570nm激发光下发射波长在590nm左右的橙黄光,在制备橙黄光LED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synthesis method of manganese doped orange-yellow lumin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显示照明用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优异发光性质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其发射光谱可随其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发光范围覆盖整个可见光领域。由于其很好的光学性质使得在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生物标记等领域都有很多的应用。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nm以下,是Xu等在2004年首次发现的一种未知的荧光碳纳米材料。过去几年里,在碳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和有机染料相比,碳量子点具有高水溶性、强化学稳定性、易于功能化、抗光漂白性以及优异的生物特性,碳量子点优良的光电性质,在LED器件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锰离子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较少。已有文献利用溶剂热法合成出来的锰掺杂碳量子点荧光区域大多只在蓝光部分,更多的是利用掺杂提高其产率,而且用在器件方面更多的是做蓝光LED。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使用二价锰离子化合物作为锰源,与碳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锰源和碳源按照摩尔比例1:20~1:5称量,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随后按照碳源和氮源质量比为1:1.5~1:2加入氮源,再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b)、将步骤a)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保温,温度160℃~200℃,时间4h~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悬浊液;c)、在步骤b)得到的悬浊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在10000rpm下离心分离,经两次至三次洗涤,收集沉淀物,然后60℃真空干燥得到锰离子掺杂碳量子点;所述锰源为乙酸锰、二氯化锰、硫酸锰,优选为乙酸锰;所述碳源为柠檬酸;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离子掺杂的橙黄色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锰源和碳源按照摩尔比例1:20~1:5称量,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随后按照碳源和氮源质量比为1:1.5~1:2加入氮源,再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b)、将步骤a)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保温,温度160℃~200℃,时间4h~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悬浊液;c)、在步骤b)得到的悬浊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在10000rpm下离心分离,经两次至三次洗涤,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瑞琨郭志航潘一路赵祺龚甜乐耀昌曹万强程佳吉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