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76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包括前盘、后盘、连接梁及打击板;其中,前盘与后盘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固定于连接梁上,打击板具有燕尾槽,且打击板通过燕尾槽与前盘和后盘配合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的内打击板的宽度为350毫米,且打击板的外打击板宽度为170毫米;以及其中,燕尾槽的根部的倒角为2毫米。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磨煤机打击轮,整体应力分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了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使用寿命。

Punching wheel of fan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磨煤机打击轮
本技术是关于机械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
技术介绍
华能伊敏电厂锅炉配套使用的磨煤机为高速风扇式磨煤机。风扇磨煤机主要由机壳、打击轮、惯性分离器、防爆门、大门、轴承箱及油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原煤经原煤斗靠重力均匀地落到输送机刮板上,由输送机送入落煤管与干燥介质混合,原煤在下落过程中干燥,进入磨煤机后,被打击轮的反复冲击将原煤破碎成粉。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由前盘、后盘、连接梁、打击板等组成,其结构类似于离心风机的叶轮,直径为3600mm。连接梁通过螺栓将打击轮前盘、后盘连接成一个整体,打击板安装在连接梁上,同时通过燕尾槽与前后盘进行配合固定。在定期金属监督检查中发现磨煤机打击轮燕尾槽部位频繁出现裂纹缺陷。该裂纹缺陷如果扩大,高速旋转的打击轮极易发生瞬间解体的危险事故。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伊敏发电厂进行了打击轮载荷分析、应力计算及相关实验工作。打击轮前后盘的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前后盘和外打击板配合的燕尾槽部位,最大应力出现在该部位燕尾槽底部,工作载荷下,前后盘与外打击板配合部位的燕尾槽底部集中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其塑性变形显著,最大等效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燕尾槽部位工作在塑性区,使结构的安全性降低。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其提升了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包括前盘、后盘、连接梁及打击板;其中,前盘与后盘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固定于连接梁上,打击板具有燕尾槽,且打击板通过燕尾槽与前盘和后盘配合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的内打击板的宽度为350毫米,且打击板的外打击板宽度为170毫米;以及其中,燕尾槽的根部的倒角为2毫米。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打击板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连接梁上,且打击板与连接梁之间至少有三个部位进行焊接固定。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打击板的背台高度大于10毫米。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打击板与连接梁的焊接长度大于400毫米。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打击板堆焊有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风扇磨煤机打击轮,整体应力分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了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打击板,2-燕尾槽,3-前盘,4-后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包括前盘3、后盘4、连接梁及打击板1;其中,前盘3与后盘4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1固定于连接梁上,打击板1具有燕尾槽2,且打击板1通过燕尾槽2与前盘3和后盘4配合固定连接;其中,打击板1的内打击板的宽度为350毫米,且打击板1的外打击板宽度为170毫米;以及其中,燕尾槽2的根部的倒角为2毫米。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打击板1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连接梁上,且打击板1与连接梁之间至少有三个部位进行焊接固定。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打击板的背台高度大于10毫米;打击板1与连接梁的焊接长度大于400毫米;内打击板堆焊有耐磨层。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风扇磨煤机打击轮是在现有打击轮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优化改进,通过建立实际尺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打击轮在设计条件和磨损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对燕尾槽2裂纹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有磨煤机打击轮存在问题有:1、前后盘4最大应力分别出现在打击板1与前后盘4配合部位燕尾槽2底部的中间位置,设计条件和磨损条件下出现最大应力的位置一致,与实际裂纹发生的位置一致;2、设计条件下,前后盘4最大应力均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3、磨损后,前后盘4最大应力均增大,按实验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得到后盘4增大了10.58%、前盘3增大了22.82%,前盘3应力显著大于后盘4。为了解决该问题,保证生产安全,对磨煤机打击轮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1、改变打击轮燕尾槽2根部的倒角将原设计的R0.5毫米改为R2毫米以减小此处的应力集中;2、改变打击板安装方式,安装时将内打击板与连接梁之间分三个部位进行焊接,焊接长度部少于400毫米,从而使打击板1能够牢固的固定在连接梁上;3、改变打击板1尺寸将原设计内打击板310毫米改为350毫米、外打击板210毫米改为170毫米以减小外打击板对燕尾槽2的剪切应力;4、内打击板加工时背台高度不小于10毫米,以保证内打击板能够牢固的挂靠到连接梁上,减小打击板1对燕尾槽2的冲击。总之,本技术的风扇磨煤机打击轮,整体应力分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了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使用寿命。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盘、后盘、连接梁及打击板;其中,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打击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梁上,所述打击板具有燕尾槽,且所述打击板通过所述燕尾槽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配合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打击板的内打击板的宽度为350毫米,且所述打击板的外打击板宽度为170毫米;以及其中,所述燕尾槽的根部的倒角为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盘、后盘、连接梁及打击板;其中,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打击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梁上,所述打击板具有燕尾槽,且所述打击板通过所述燕尾槽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配合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打击板的内打击板的宽度为350毫米,且所述打击板的外打击板宽度为170毫米;以及其中,所述燕尾槽的根部的倒角为2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磨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斌魏晓松袁树斌杨世祥尹文涛李兆祥罗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