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庆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63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絮凝筒内部一侧设有搅拌筒;转轴下端设有若干叶片,絮凝筒一侧设有沉淀池,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隔板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的垂直高度低于隔板Ⅰ的垂直高度,隔板Ⅰ与隔板Ⅱ底部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侧壁底部均设有排污管;所述隔板Ⅱ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絮凝筒内部设置了搅拌筒,搅拌筒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了流通孔,叶片搅拌时污水从搅拌筒侧壁的流通孔中流出,并从搅拌筒底部的流通孔中补入搅拌筒中形成循环搅拌,增强了搅拌的效果,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的均匀程度,从而保证了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

A flocculation settling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絮凝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其原理是将絮凝剂加入污水中,使得水中的微小粒子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进行絮凝,颗粒长大然后沉淀,絮凝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程度,絮凝时搅拌速度的大小都会影响絮凝效果,絮凝沉淀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现有技术的絮凝沉淀池内部设置简单的搅拌装置,造成絮凝剂与污水混合不均匀,影响污水絮凝沉淀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在絮凝筒内部设置了搅拌筒,搅拌筒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了流通孔,叶片搅拌时污水从搅拌筒侧壁的流通孔中流出,并从搅拌筒底部的流通孔中补入搅拌筒中形成循环搅拌,增强了搅拌的效果,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的均匀程度,从而保证了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筒、进水管、加药管、电机、转轴、叶片、搅拌筒、沉淀池,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进水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污水管连接;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加药管上部为漏斗状,便于絮凝剂加入絮凝筒内部;所述絮凝筒内部一侧设有搅拌筒,搅拌筒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撑柱,搅拌筒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絮凝筒内部,搅拌筒与絮凝筒同轴布置,所述絮凝筒侧壁与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流通孔;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絮凝筒上部,减速机输出轴一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若干叶片,叶片位于搅拌筒内部;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对搅拌筒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搅拌筒侧壁的流通孔流出,底部的污水则通过搅拌筒底部的流通孔补入搅拌筒内部,使得絮凝筒内部形成环形涡流,增强了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的均匀程度,保证了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所述絮凝筒一侧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与絮凝筒通过出水口连通,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Ⅰ上部与沉淀池上部设有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Ⅱ上部与沉淀池上部设有流通通道,且隔板Ⅱ的垂直高度低于隔板Ⅰ的垂直高度,隔板Ⅰ与隔板Ⅱ将沉淀池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沉淀区,对絮凝后的污水进行多级沉淀,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隔板Ⅰ与隔板Ⅱ底部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侧壁底部均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沉淀下的污泥通过排污管排出;所述隔板Ⅱ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沉淀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进入下一处理工序中。优选的,所述叶片一端设有毛刷,毛刷与搅拌筒侧壁相接触,叶片转动时带动毛刷转动对搅拌筒侧壁进行清理,避免了污泥堵塞流通孔。优选的,所述隔板Ⅰ与隔板Ⅱ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间设有挡板,挡板上端与沉淀池上部固定连接,挡板下端与沉淀池底部设有流通通道,挡板使得污水在沉淀池内呈连续S形流动,延长了污水的流程,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优选的,所述挡板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斜板,斜板提高了污泥沉淀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隔板Ⅰ与隔板Ⅱ底部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之间均设有斜底,排污管位于斜底的底部,斜底便于污泥向沉淀池底部聚集并通过排污管排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在絮凝筒内部设置了搅拌筒,搅拌筒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了流通孔,叶片搅拌时污水从搅拌筒侧壁的流通孔中流出,并从搅拌筒底部的流通孔中补入搅拌筒中形成循环搅拌,增强了搅拌的效果,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的均匀程度,从而保证了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2)叶片一端设有毛刷,毛刷与搅拌筒侧壁相接触,叶片转动时带动毛刷转动对搅拌筒侧壁进行清理,避免了污泥堵塞流通孔;3)隔板Ⅰ与隔板Ⅱ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间设有挡板,挡板上端与沉淀池上部固定连接,挡板下端与沉淀池底部设有流通通道,挡板使得污水在沉淀池内呈连续S形流动,延长了污水的流程,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4)挡板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斜板,斜板提高了污泥沉淀的效果;5)隔板Ⅰ与隔板Ⅱ底部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之间均设有斜底,排污管位于斜底的底部,斜底便于污泥向沉淀池底部聚集并通过排污管排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絮凝筒,2-进水管,3-加药管,4-电机,5-减速机,6-转轴,7-叶片,8-毛刷,9-搅拌筒,10-流通孔,11-支撑柱,12-出水口,13-隔板Ⅰ,14-隔板Ⅱ,15-挡板,16-斜板,17-斜底,18-出水管,19-排污管,20-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筒1、进水管2、加药管3、电机4、转轴6、叶片7、搅拌筒9、沉淀池20,所述絮凝筒1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上设有连接法兰,进水管2通过连接法兰与污水管连接;所述絮凝筒1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3,加药管3上部为漏斗状,便于絮凝剂加入絮凝筒1内部;所述絮凝筒1内部一侧设有搅拌筒9,搅拌筒9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撑柱11,搅拌筒9通过支撑柱11固定在絮凝筒1内部,搅拌筒9与絮凝筒1同轴布置,所述絮凝筒9侧壁与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流通孔10;所述絮凝筒1上部一侧设有电机4,电机4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5,减速机5固定安装在絮凝筒1上部,减速机5输出轴一侧固定设有转轴6,转轴6下端设有若干叶片7,叶片7位于搅拌筒9内部;电机4通过减速机5带动转轴6上的叶片7转动对搅拌筒9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搅拌筒9侧壁的流通孔10流出,底部的污水则通过搅拌筒9底部的流通孔10补入搅拌筒9内部,使得絮凝筒1内部形成环形涡流,增强了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的均匀程度,保证了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所述絮凝筒1一侧设有沉淀池20,沉淀池20与絮凝筒1通过出水口12连通,沉淀池20内部一侧设有隔板Ⅰ13,所述隔板Ⅰ13底部与沉淀池20固定连接,隔板Ⅰ13上部与沉淀池20上部设有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13一侧设有隔板Ⅱ14,隔板Ⅱ14底部与沉淀池20固定连接,隔板Ⅱ14上部与沉淀池20上部设有流通通道,且隔板Ⅱ14的垂直高度低于隔板Ⅰ13的垂直高度,隔板Ⅰ13与隔板Ⅱ14将沉淀池20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沉淀区,对絮凝后的污水进行多级沉淀,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隔板Ⅰ13与隔板Ⅱ14底部以及隔板Ⅱ14与沉淀池20侧壁底部均设有排污管19,排污管19上设有阀门,沉淀下的污泥通过排污管19排出;所述隔板Ⅱ14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上设有连接法兰,沉淀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18进入下一处理工序中。所述叶片7一端设有毛刷8,毛刷8与搅拌筒9侧壁相接触,叶片7转动时带动毛刷8转动对搅拌筒9侧壁进行清理,避免了污泥堵塞流通孔10。所述隔板Ⅰ13与隔板Ⅱ14以及隔板Ⅱ14与沉淀池20间设有挡板15,挡板15上端与沉淀池20上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筒、进水管、加药管、电机、转轴、叶片、搅拌筒、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进水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污水管连接;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加药管上部为漏斗状;所述絮凝筒内部一侧设有搅拌筒,搅拌筒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撑柱,搅拌筒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絮凝筒内部,搅拌筒与絮凝筒同轴布置,所述絮凝筒侧壁与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流通孔;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絮凝筒上部,减速机输出轴一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若干叶片,叶片位于搅拌筒内部;所述絮凝筒一侧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与絮凝筒通过出水口连通,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Ⅰ上部与沉淀池上部设有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Ⅱ上部与沉淀池上部设有流通通道,且隔板Ⅱ的垂直高度低于隔板Ⅰ的垂直高度,隔板Ⅰ与隔板Ⅱ将沉淀池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沉淀区,隔板Ⅰ与隔板Ⅱ底部以及隔板Ⅱ与沉淀池侧壁底部均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隔板Ⅱ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筒、进水管、加药管、电机、转轴、叶片、搅拌筒、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进水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污水管连接;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加药管,加药管上部为漏斗状;所述絮凝筒内部一侧设有搅拌筒,搅拌筒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撑柱,搅拌筒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絮凝筒内部,搅拌筒与絮凝筒同轴布置,所述絮凝筒侧壁与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流通孔;所述絮凝筒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下部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絮凝筒上部,减速机输出轴一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若干叶片,叶片位于搅拌筒内部;所述絮凝筒一侧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与絮凝筒通过出水口连通,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Ⅰ上部与沉淀池上部设有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底部与沉淀池固定连接,隔板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庆金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