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及双S型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车车轮成形工艺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及双S型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其车轮需求量极大。有一种车轮的辐板形状极为特殊,为双S型,与驼峰相像,由于其在改善列车运行时车轮受力情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被普遍采用。目前整体辗钢车轮的成形工艺主要包括预成型、成型、轧制、压弯冲孔四道工序。由于双S型辐板车轮形状较为复杂,制造难度较大,在批量化生产时,存在以下问题:(1)车轮压弯变形抗力偏大,压力机吨位较难满足;(2)压弯结束后,车轮压制辐板区域经常尺寸不足、充填不满,造成大量废品;(3)毛坯车轮设计余量偏大,辐板各部位金属余量不均匀,导致后期加工质量和效率偏低,金属利用率较低;(4)车轮压弯时无法准确定位,导致压弯成形质量不稳定。随着车轮市场的竞争激烈化,其车轮成材率、合格率直接影响厂内的经济效益及利润,而车轮压弯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将直接决定车轮坯最终形状,因此重新设计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方法及装置,对车轮批量化制造具有重 ...
【技术保护点】
1.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弯模和与上压弯模相配合以使车轮轧制坯上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处的金属朝向S型部位处流动的下压弯模,车轮轧制坯上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为错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弯模和与上压弯模相配合以使车轮轧制坯上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处的金属朝向S型部位处流动的下压弯模,车轮轧制坯上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为错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车轮轧制坯的内侧辐板面上,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车轮轧制坯的外侧辐板面上,第一凸起部与车轮轧制坯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部与车轮轧制坯的轴线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弯模包括上模本体以及设置于上模本体上且用于对车轮轧制坯施加压力的内定位台和外定位台,内定位台和外定位台朝向上模本体的下方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具有用于与车轮轧制坯相接触的上模工作面,上模工作面为圆弧面且上模工作面位于所述内定位台与所述外定位台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S型辐板车轮压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弯模具有用于与车轮轧制坯相接触的第一下模工作面和第二下模工作面,第一下模工作面和第二下模工作面均为圆弧面,第一下模工作面位于所述内定位台的下方,第二下模工作面位于所述外定位台的下方。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肖峰,庞晋龙,李新,张磊,高峰,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