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1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包括底座I、固定平台、竖直支柱、横梁、斜梁I,所述的底座I的左侧上设置有两根竖直支柱,所述的固定平台的左侧固定设于竖直支柱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平台水平设置,与底座I相对应;所述的斜梁I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的右侧面和固定平台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固定平台以支撑;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柱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根以上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卡扣,卡扣的开口向外;所述的固定平台的下表面设有抽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仪器的装载固定,能够避免氧气瓶、仪器倾倒压伤患者,便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人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
技术介绍
在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与急救阶段,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同时,危重病患者存在转运风险,增加并发症、死亡率、伤残率,护送急诊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过程,做好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尤为重要。然而危重症患者转运使用的相关急救装备和器材,功能单一,零散、分散,集成化和一体化程度低,受多样性、便携性、气源等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危重症患者快速转运的连续救治等需求。研制一种可以对重症患者实施现场、转运途中连续救治和生命支持的便携式综合急救装置意义重大。现有技术通过改进转运平车,在平车下部设置了多个放置小型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及配用电源等放置仪器设备的托盘架;将呼吸机、监护仪、微泵及氧气罐等仪器设备固定安装集成于一个箱体内,当需要使用时直接将该系统卡在担架或者平车上,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但转运装置放置形式上仍存在以下缺陷:1.将转运装置例如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仪器设备放置于转运平车下层,不便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不利于转运过程中及时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处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2.虽然将所有仪器设备集成在一个箱体内,能有效的解决不能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的缺陷。但医院内各科室仪器的种类、品牌、型号不一,大小不同,不能通用,且不能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灵活更换添加转运设备,在转运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化,也增加了医护在转运过程中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适用于多种仪器的装载固定,能够避免氧气瓶、仪器倾倒压伤患者,便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人力消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包括底座I、固定平台、竖直支柱、横梁、斜梁I,所述的底座I的左侧上设置有两根竖直支柱,所述的固定平台的左侧固定设于竖直支柱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平台水平设置,与底座I相对应;所述的斜梁I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的右侧面和固定平台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固定平台以支撑;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柱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根的横梁,每根所述的横梁上间隔设有两个卡扣,卡扣的开口向外;所述的固定平台的下表面设有抽屉。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平台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平台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进一步,所述的卡扣包括安装座、卡勾、卡板、螺钉,所述的安装座竖直安装于横梁上,安装座上远离相邻卡扣的侧面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安装座的前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滑槽;所述的卡勾为倒U形结构,卡勾的一端与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板与卡勾相对设置,卡板的一端设于滑槽上,能够沿着滑槽上下移动;所述的螺钉穿过螺纹孔后与卡板接触,通过旋紧螺钉将卡勾卡紧。进一步,还包括隔板、斜梁II,所述的隔板的左侧固定设于两根支柱上,位于抽屉的下方,所述的隔板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两条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I;所述的斜梁II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的右侧面和隔板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隔板以支撑。进一步,所述的底座I上设有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电动吸痰器放置槽、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分别位于电动吸痰器放置槽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II、围栏、卡环I,所述的底座II为圆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所述的围栏竖直设置多组,间隔设于在底座II上表面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卡环为圆环,固定设于围栏的顶端。进一步,所述的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III、支杆、卡环II,所述的底座III为圆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所述的支杆竖直设于底座III上表面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卡环II为圆环,固定设于支杆的顶端,卡环II设有开口。进一步,还包括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设于底座I的下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现将本技术的螺钉旋出,将卡板沿滑槽向下滑动,卡扣打开,将卡扣套在床尾的横杠上,然后将卡板向上滑动至卡扣紧紧地套在横杠上,再将螺钉插入对应的螺纹孔,旋紧;固定平台上可放置多个仪器,固定平台上的固定卡槽I对仪器进行固定;隔板上可放置呼吸机,隔板上的固定卡槽II对呼吸机进行固定;将小型氧气瓶放置在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内,将中型氧气瓶放置在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内,将电动吸痰器放置在电动吸痰器放置槽内;抽屉内可以盛放其他医疗用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包括了固定平台、抽屉、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小型氧气装置放置装置、电动吸痰器放置槽等结构,能够盛放多个仪器,并且,固定平台上设置了固定卡槽,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小型氧气装置放置装置分别设置了卡环、支杆和围栏,避免转运过程中氧气瓶、仪器倾倒压伤患者;2、本技术的斜梁将竖直支柱和固定平台连接,起到稳固作用,防止失去支撑而晃动;3、本技术设置了卡扣,能够将设备架与平车相连接,不需要单独增加护士搬运仪器设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4、本技术设置了万向轮,大大的减少人力消耗。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克服了原有的技术缺陷,将监护系统放置于能使转运医护能直接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的位置,保障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且能根据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进行监护仪器及其他物品的灵活放置,突破了现有技术仪器放置的固定化问题,合理的布局及放置仪器既保障了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问题,也大大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和名称为:1-底座I;2-固定平台;3-竖直支柱;4-横梁;5-卡扣;6-抽屉;7-固定卡槽I;8-隔板;9-固定卡槽II;10-斜梁I;11-电动吸痰器放置槽;12-底座II;13-围栏;14-卡环I;15-底座III;16-支杆;17-卡环II;18-开口;19-万向轮;20-斜梁II;51-安装座;52-卡勾;53-卡板;54-螺钉;55-螺纹孔;5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包括底座I1、固定平台2、竖直支柱3、横梁4、斜梁I10,所述的底座I1的左侧上设置有两根竖直支柱3,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左侧固定设于竖直支柱3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平台2水平设置,与底座I1相对应;所述的斜梁I10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3的右侧面和固定平台2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固定平台2以支撑;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柱3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根的横梁4,每根所述的横梁4上间隔设有两个卡扣5,卡扣5的开口向外;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下表面设有抽屉6。所述的固定平台2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平台2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7。所述的卡扣5包括安装座51、卡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包括底座I(1)、固定平台(2)、竖直支柱(3)、横梁(4)、斜梁I(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1)的左侧上设置有两根竖直支柱(3),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左侧固定设于竖直支柱(3)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平台(2)水平设置,与底座I(1)相对应;所述的斜梁I(10)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3)的右侧面和固定平台(2)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固定平台(2)以支撑;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柱(3)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根的横梁(4),每根所述的横梁(4)上间隔设有两个卡扣(5),卡扣(5)的开口向外;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下表面设有抽屉(6);所述的固定平台(2)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平台(2)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7);还包括隔板(8)、斜梁II(20),所述的隔板(8)的左侧固定设于两根支柱(3)上,位于抽屉(6)的下方,所述的隔板(8)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两条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I(9);所述的斜梁II(20)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3)的右侧面和隔板(8)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隔板(8)以支撑;所述的底座I(1)上设有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电动吸痰器放置槽(11)、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分别位于电动吸痰器放置槽(11)的两侧;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II(12)、围栏(13)、卡环I(14),所述的底座II(12)为圆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底座I(1)上,所述的围栏(13)竖直设置多组,间隔设于在底座II(12)上表面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卡环I(14)为圆环,固定设于围栏(13)的顶端;所述的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III(15)、支杆(16)、卡环II(17),所述的底座III(15)为圆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底座I(1)上,所述的支杆(16)竖直设于底座III(15)上表面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卡环II(17)为圆环,固定设于支杆(16)的顶端,卡环II(17)设有开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重患者医疗设备转运架,包括底座I(1)、固定平台(2)、竖直支柱(3)、横梁(4)、斜梁I(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1)的左侧上设置有两根竖直支柱(3),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左侧固定设于竖直支柱(3)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平台(2)水平设置,与底座I(1)相对应;所述的斜梁I(10)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3)的右侧面和固定平台(2)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固定平台(2)以支撑;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柱(3)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根的横梁(4),每根所述的横梁(4)上间隔设有两个卡扣(5),卡扣(5)的开口向外;所述的固定平台(2)的下表面设有抽屉(6);所述的固定平台(2)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平台(2)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7);还包括隔板(8)、斜梁II(20),所述的隔板(8)的左侧固定设于两根支柱(3)上,位于抽屉(6)的下方,所述的隔板(8)的上表面靠近左侧和右侧边沿处,沿其两条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槽II(9);所述的斜梁II(20)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柱(3)的右侧面和隔板(8)前侧和后侧的边沿相连接,给予隔板(8)以支撑;所述的底座I(1)上设有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电动吸痰器放置槽(11)、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中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分别位于电动吸痰器放置槽(11)的两侧;所述的小型氧气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II(12)、围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龙成刘晨煜梁耀婵林丽覃璐茜金宣磊李凌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