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鸿刚专利>正文

改进的火锅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0 阅读:22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火锅桌,其结构特点在于:桌面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该火锅桌可使每个人都能实现独立进餐,从而避免了与他人同锅而食,这就有效保证了健康人免受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传染,因此,人们使用该火锅桌进餐,不会染上传染性疾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火锅桌。现有火锅桌结构为桌面水平地置于桌腿上,桌面中心开有一用来放置火锅的圆形通孔,桌面的下方还有一用来放置灶具的下桌面,下桌面与桌腿固接。由于这种火锅桌上只能放置一个火锅,使得人们无法独立的进餐而只能与他人同锅而食,当其中有人患有传染性疾病时,病菌就可通过其传播媒体——“共同食用的汤水及其内的被烫菜肴”传播给他人并致使这些人染上传染性疾病,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由此可见,人们使用现有火锅桌进餐,易染上传染性疾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火锅桌,人们使用该火锅桌进餐,不会染上传染性疾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火锅桌,它包括桌面1、桌腿2,其结构特点在于桌面1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桌面1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3,人们在进餐时,可在每个通孔3中放置火锅和灶具,以使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来选择锅底汤料及涮烫的菜肴,换言之,每个人都能实现独立进餐,从而避免了与他人同锅而食,缘于此,即使上述独立进餐者中有患传染性疾病的,其传染性病菌由于失去了其赖以传播的媒体——“共同食用的汤水及其内的被烫菜肴”而无法得到传播,这就有效保证了健康人免受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传染,综上所述,人们使用改进的火锅桌进餐,不会染上传染性疾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盖上盖板后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局部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改进的火锅桌,由桌面1和4个桌腿2所组成,桌面1为圆形且水平地置于桌腿2上,桌面1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十个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3,通孔3为圆形阶梯孔,另外,还可在每个通孔3中放置一块起封闭作用的圆形盖板4,以便将火锅桌变成普通餐桌,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利用率。权利要求1.改进的火锅桌,它包括桌面1、桌腿2,其特征在于桌面1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为圆形阶梯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火锅桌,其结构特点在于:桌面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该火锅桌可使每个人都能实现独立进餐,从而避免了与他人同锅而食,这就有效保证了健康人免受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传染,因此,人们使用该火锅桌进餐,不会染上传染性疾病。文档编号A47B31/00GK2301907SQ9723569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鸿刚 申请人:陈鸿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的火锅桌,它包括桌面1、桌腿2,其特征在于:桌面1的外缘上均匀地开有二个以上的用来放置火锅和灶具的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鸿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2日 11:39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东汉时期即有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吃火锅的情景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明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