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43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腹腔镜提拉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贯通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气泵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管身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外杆,第一外杆杆身左侧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第一外杆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箱。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通过出水管的结构设计,能将第一内杆中的水流导入到医用橡胶环内,从而使医护橡胶环鼓起,使开孔能够紧贴在病人的胃部或肠道内,从而使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达到了在进行肠胃手术无需通过钳式夹持的方式夹取肠胃的目的。

A Negative Pressure Gastrointestinal Lifting Device for Laparosc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腹腔镜提拉装置
,具体为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指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现有的腹腔镜进行胃肠道手术时,由于现有的用于提拉胃或者肠管的器械均为钳式等采用夹持方式的装置,且大多数的钳设夹持器的夹口均设有齿口,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胃或者肠管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胃部或肠道内部出血,对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具备在进行肠胃手术无需通过钳式夹持的方式夹取肠胃的优点,解决用钳设夹持器对肠胃进行夹持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胃或者肠管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胃部或肠道内部出血,对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在进行肠胃手术无需通过钳式夹持的方式夹取肠胃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贯通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气泵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管身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外杆,第一外杆杆身左侧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第一外杆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箱,第一外杆杆身正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第一外杆杆身右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内杆,第一内杆杆身右侧的内腔绕圆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第一内杆的一侧与伸缩软管贯通连接,第一内杆杆身的右侧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套接有医用橡胶环,医用橡胶环的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开孔,医用橡胶环的内腔绕圆周等距离固定插接有第二外杆,第二外杆内腔远离医用橡胶环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杆,第二内杆与第一内杆的外壁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医用橡胶环贴近第一内杆的一侧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内杆靠近医用橡胶环的一侧绕圆周等距离贯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进水孔贯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贯穿于第一外杆管身的内腔中且进水管与第一内杆的外壁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软管贯通于第一外杆的内腔且伸缩软管右侧的管身贯通于第一内杆的内腔中,所述伸缩软管正面的长度长于第一内杆与第一外杆连接起来正面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杆杆身靠近进水管一侧的管身上固定套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层贴合有防护橡胶。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贯穿于第一内杆的内壁并与第二内杆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杆身贯通于第一外杆正面的右侧且固定螺栓的杆身的底部贴合于第一内杆杆身正面的左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通过气泵与伸缩软管的结构设计,能对伸缩软管的内腔进行进行抽气,再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内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开孔进行抽气工作,从而使开孔能够将病人的胃部或肠道吸附住,再通过第一外杆与固定螺栓的结构组合,能够将第一内杆收缩回第一外杆内,从而可以调整该装置的长度,再通过水箱与进水管的结构组合,能够将水流注入到第一内杆的内壁中。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通过出水管的结构设计,能将第一内杆中的水流导入到医用橡胶环内,从而使医护橡胶环鼓起,再通过第二内杆与第二内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医用橡胶环在鼓起的同时带动第二外杆向外移动,使开孔能够紧贴在病人的胃部或肠道内,从而使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达到了在进行肠胃手术无需通过钳式夹持的方式夹取肠胃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医用橡胶环俯视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泵;2、连通管;3、出水管;4、伸缩软管;5、握把;6、进水管;7、第一外杆;8、水箱;9、固定螺栓;10、第一内杆;11、医用橡胶环;12、连接管;13、开孔;14、第二外杆;15、第二内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包括气泵1,气泵1的出气口贯通连接有连通管2,连通管2远离气泵1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软管4,伸缩软管4的管身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外杆7,第一外杆7杆身左侧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远离第一外杆7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箱8,第一外杆7杆身正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9,第一外杆7杆身右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内杆10,第一内杆10杆身右侧的内腔绕圆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远离第一内杆10的一侧与伸缩软管4贯通连接,第一内杆10杆身的右侧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套接有医用橡胶环11,医用橡胶环11的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开孔13,医用橡胶环11的内腔绕圆周等距离固定插接有第二外杆14,第二外杆14内腔远离医用橡胶环1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杆15,第二内杆15与第一内杆10的外壁贯通连接。医用橡胶环11贴近第一内杆10的一侧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进水孔,第一内杆10靠近医用橡胶环11的一侧绕圆周等距离贯通连接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与进水孔贯通连接在一起,该结构有益于能够将水箱8内的水流导入到医用橡胶环11的内腔中。进水管6贯穿于第一外杆7管身的内腔中且进水管6与第一内杆10的外壁贯通连接,该结构有益于进水管6能够将水箱8内的水流导入到第一内杆10的内腔中。伸缩软管4贯通于第一外杆7的内腔且伸缩软管4右侧的管身贯通于第一内杆10的内腔中,伸缩软管4正面的长度长于第一内杆10与第一外杆7连接起来正面的长度,该结构有益于伸缩杆软管4能够根据第一内杆与第一外杆7之间的长度改变从而改变自身的长度。第一外杆7杆身靠近进水管6一侧的管身上固定套接有握把5,握把5的外层贴合有防护橡胶,该结构有益于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握住该装置。连接管12贯穿于第一内杆10的内壁并与第二内杆15贯通连接,该结构有益于能够将伸缩软管4与第二内杆15贯通连接起来。固定螺栓9的杆身贯通于第一外杆7正面的右侧且固定螺栓9的杆身的底部贴合于第一内杆10杆身正面的左侧,该结构有益于方便使用者通过调整固定螺栓从而改变第一外杆7与第一内杆10之间长度。工作原理:该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在使用时,医生先通过转动固定螺栓9将第一内杆10从第一外杆7内抽出到合适的长度,再将其深入到病人的胃部或肠道内,同时通过启动水箱8将水流通过进水管6传输到第一内杆10的杆身内,从而使水流会通过出水管3导入到医用橡胶环11的内腔中,从而使医用橡胶环11鼓起使医用橡胶环11带动第二外杆14向外移动,使开孔13能够紧贴在病人的肠道或胃臂内,再通过启动气泵1抽出伸缩软管4的空气使开孔13能够将病人的肠道或胃壁吸附住,再通过拉动握把5从而将肠胃夹取住,从而使该装置解决了用钳设夹持器对肠胃进行夹持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胃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包括气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的出气口贯通连接有连通管(2),所述连通管(2)远离气泵(1)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软管(4),所述伸缩软管(4)的管身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外杆(7),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左侧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远离第一外杆(7)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箱(8),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正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9),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右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内杆(10),所述第一内杆(10)杆身右侧的内腔绕圆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远离第一内杆(10)的一侧与伸缩软管(4)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内杆(10)杆身的右侧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套接有医用橡胶环(11),所述医用橡胶环(11)的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开孔(13),所述医用橡胶环(11)的内腔绕圆周等距离固定插接有第二外杆(14),所述第二外杆(14)内腔远离医用橡胶环(1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杆(15),所述第二内杆(15)与第一内杆(10)的外壁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包括气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的出气口贯通连接有连通管(2),所述连通管(2)远离气泵(1)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软管(4),所述伸缩软管(4)的管身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外杆(7),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左侧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远离第一外杆(7)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箱(8),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正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9),所述第一外杆(7)杆身右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内杆(10),所述第一内杆(10)杆身右侧的内腔绕圆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远离第一内杆(10)的一侧与伸缩软管(4)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内杆(10)杆身的右侧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套接有医用橡胶环(11),所述医用橡胶环(11)的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开孔(13),所述医用橡胶环(11)的内腔绕圆周等距离固定插接有第二外杆(14),所述第二外杆(14)内腔远离医用橡胶环(1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杆(15),所述第二内杆(15)与第一内杆(10)的外壁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式胃肠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橡胶环(11)贴近第一内杆(10)的一侧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欧阳一鸣李临海王文荣侯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