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29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育苗池塘;2)布苗;3)育苗期间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4)投喂。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调控各育苗阶段的pH值、水温、盐度、溶氧量和饲料等,并结合声波和光照处理方法,实现川纹笛鲷的高效育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川纹笛鲷存活率高达99%,30日龄时,幼鱼体质量高达6.92g,体质量提高30%左右。

An Outdoor Artificial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for Sparus chuanwenen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川纹笛鲷(Lutjanussebae)又称千年笛鲷、磕头燕子、红鱼、红鸡仔,为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鱼类。体侧扁,鱼体银白,体侧具3条明显的暗红色宽斜带,形状如“川”字,故而得名。川纹笛鲷属暖水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我国主要产于南海海域。川纹笛鲷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尤适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产后气血虚弱者食用,为高经济性美味的食用鱼,其幼鱼体色独特亮丽,因此也常作为观赏用。目前关于川纹笛鲷室外人工育苗方法的报导较少,已报导的方法中通常成活率较低,仅为70%左右,而且仔鱼生长速度不高,尚未实现高效育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育苗池塘2)布苗:提前一天先向育苗池塘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1.0×102~1.3×103cfu/mL水体;再放入3日龄仔鱼,仔鱼投放密度是80~120尾/m3,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10日龄时,使用10~12目筛将鱼苗进行分级,并用隔离物将育苗池塘分隔为A区和B区,过筛鱼苗放入A区,未过筛鱼苗放入B区;A区和B区底部中心处均设置扬声器和LED水下集鱼灯,A区每天9:00~11:00播放160~180Hz声波,19:00~20:00播放200~300Hz声波,B区每天8:00~9:00播放150~170Hz声波,17:00~18:00播放180~200Hz声波;播放声波的同时开启LED水下集鱼灯;待培育至15日龄时,A区枯草芽孢杆菌含量调整为1.5×103~2.0×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B区中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同时增加酵母菌,酵母菌含量为1.2×103~2.0×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20日龄时,撤除隔离物,使A区和B区鱼苗重新混合培育,停止每天的声波播放和集鱼灯照射;同时保持池塘中枯草芽孢杆菌为1.5×103~1.6×103cfu/mL水体,保持酵母菌含量为1.5×103~2.0×103cfu/mL,直至出苗;3)育苗期间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仔鱼3~7日龄,水体pH7.5~8.0,盐度18~20,水温26~28℃;8~15日龄,pH7.0~7.5,盐度24~27,水温23~25℃;16~30日龄,pH7.8~8.2,盐度24~27,水温25~27℃;水中溶氧大于5mg/L;每日换水,换水量为水体的30~50%;4)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M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投喂量30~40个/mL;b、仔鱼6日龄至10日龄投喂L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投喂量50~60个/mL;c、11日龄至19日龄,A区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和饲料A,每日8:00~8:30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一次,投喂量2~3个/mL水体,每日17:00~18:00投喂饲料A一次,投喂量0.1~0.2g/L水体;B区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和饲料B;每日8:00~8:30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一次,投喂量2~3个/mL水体,每日17:00~18:00投喂饲料B一次,投喂量0.1~0.2g/L水体;其中,饲料A为:玉米精蛋白、水解鱼肉蛋白、墨鱼油、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D;各成分重量比为:10:(1~2):(0.1~0.2):(0.3~0.7):(0.5~0.9);其中,饲料B为:玉米精蛋白、水解鱼肉蛋白、墨鱼油、卵磷脂、核黄素磷酸钠、亮氨酸、白藜芦醇;各成分重量比为10:(1~2):(3~4):(0.2~0.5):(0.6~0.8):(0.1~0.2):(0.2~0.5);d、20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每日8:00~8:30投喂枝角类一次,投喂量5~6个/mL水体,每日17:00~18:00投喂桡足类一次,投喂量4~5个/mL水体。优选的,步骤1)为:选取面积为2亩、水深1.5~2.0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5~2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2~3m。优选的,SM型轮虫和L型轮虫在投喂前分别经小球藻强化12小时,强化条件为:小球藻1×106个/ml,溶解氧不小于5mg/L,盐度18~20,轮虫密度1.0×105~1.3×105个/L。优选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在投喂前经乳化鱼油和小球藻强化6小时,强化条件为:乳化鱼油0.06g/L,小球藻1×106个/ml,溶解氧不小于5mg/L,盐度25~28,丰年虫无节幼体密度1.9×105~2.2×105个/L。更优选的,所述乳化鱼油为墨鱼油。优选的,LED水下集鱼灯功率为100W,发射绿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综合调控各育苗阶段的pH值、水温、盐度、溶氧量和饲料等,并结合声波和光照处理方法,实现川纹笛鲷的高效育苗。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川纹笛鲷存活率高达99%,30日龄时,幼鱼体质量高达6.92g,体质量提高30%左右。由此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不仅存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加快,可以满足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实施例和对比例育苗方法,在仔鱼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和30日龄时测定的鱼体质量变化趋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育苗池塘:选取面积为2亩、水深1.5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5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2m。2)布苗:提前一天先向育苗池塘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约为1.0×102cfu/mL水体;再放入3日龄仔鱼,仔鱼投放密度是80尾/m3,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10日龄时,使用12目筛将鱼苗进行分级,并用隔离物将育苗池塘分隔为A区和B区,过筛鱼苗放入A区,未过筛鱼苗放入B区;A区和B区底部中心处均设置扬声器和LED水下集鱼灯(LED水下集鱼灯功率为100W,发射绿光),A区每天9:00~11:00播放160Hz声波,19:00~20:00播放200Hz声波,B区每天8:00~9:00播放150Hz声波,17:00~18:00播放180Hz声波;播放声波的同时开启LED水下集鱼灯;待培育至15日龄时,A区枯草芽孢杆菌含量调整为1.5×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B区中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同时增加酵母菌,酵母菌含量为1.2×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20日龄时,撤除隔离物,使A区和B区鱼苗重新混合培育,停止每天的声波播放和集鱼灯照射;同时保持池塘中枯草芽孢杆菌为1.5×103cfu/mL水体,保持酵母菌含量为2.0×103cfu/mL,直至出苗;3)育苗期间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仔鱼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育苗池塘2)布苗:提前一天先向育苗池塘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1.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川纹笛鲷的室外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育苗池塘2)布苗:提前一天先向育苗池塘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1.0×102~1.3×103cfu/mL水体;再放入3日龄仔鱼,仔鱼投放密度是80~120尾/m3,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10日龄时,使用10~12目筛将鱼苗进行分级,并用隔离物将育苗池塘分隔为A区和B区,过筛鱼苗放入A区,未过筛鱼苗放入B区;A区和B区底部中心处均设置扬声器和LED水下集鱼灯,A区每天9:00~11:00播放160~180Hz声波,19:00~20:00播放200~300Hz声波,B区每天8:00~9:00播放150~170Hz声波,17:00~18:00播放180~200Hz声波;播放声波的同时开启LED水下集鱼灯;待培育至15日龄时,A区枯草芽孢杆菌含量调整为1.5×103~2.0×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B区中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不变,同时增加酵母菌,酵母菌含量为1.2×103~2.0×103cfu/mL水体,之后每天保持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变;待培育至20日龄时,撤除隔离物,使A区和B区鱼苗重新混合培育,停止每天的声波播放和集鱼灯照射;同时保持池塘中枯草芽孢杆菌为1.5×103~1.6×103cfu/mL水体,保持酵母菌含量为1.5×103~2.0×103cfu/mL,直至出苗;3)育苗期间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仔鱼3~7日龄,水体pH7.5~8.0,盐度18~20,水温26~28℃;8~15日龄,pH7.0~7.5,盐度24~27,水温23~25℃;16~30日龄,pH7.8~8.2,盐度24~27,水温25~27℃;水中溶氧大于5mg/L;每日换水,换水量为水体的30~50%;4)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M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投喂量30~40个/mL;b、仔鱼6日龄至10日龄投喂L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投喂量50~60个/mL;c、11日龄至19日龄,A区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和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镇辉蔡春有蔡有森黄春仁蔡四川蔡建顺蔡惠明蔡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