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36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包括池体,池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四侧面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内腔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第一圆孔穿过滑动板,滑动板的外壁均设有滑块,滑动板的一侧并位于滑块的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凹槽内设有矩形框架,该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通过设置的滑动板能够有效的对细鳞鱼进行捕捞,解决了以往人工打捞的问题,使对细鳞鱼的捕捞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的过滤网能够减少池体内部的粪便,从而使池体内的水不会由于粪便太多而造成细鳞鱼的死亡,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A Large Scale Fine Scale Fish Culture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对细鳞鱼的捕捞都是工作人员使用网子等工具对细鳞鱼捕捞,这种捕捞方式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非常的费时费力,由于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产生的,氨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养殖池中由于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水体中的氨过高的话会破坏鱼虾等水生动物的皮肤、胃、肠道的黏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抑制其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为保证鱼虾的安全,水产养殖(育苗)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2ppm以下,但现有的养殖池对于清理粪便通常都是将养殖池内的水全部进行更换,这样大大浪费了水资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细鳞鱼的捕捞方式非常的费时费力和对养殖池内的粪便清理很费事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四侧面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内腔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1),所述第一内腔(11)四侧面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内腔(11)内设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内腔(21),所述第二内腔(2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211),所述第一圆孔(211)穿过所述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外壁均设有滑块(22),所述滑动板(2)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滑块(22)的下方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31),所述凹槽(23)内设有矩形框架(5),所述矩形框架(5)的两侧设有滑板(51),所述矩形框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细鳞鱼养殖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1),所述第一内腔(11)四侧面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内腔(11)内设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内腔(21),所述第二内腔(2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211),所述第一圆孔(211)穿过所述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外壁均设有滑块(22),所述滑动板(2)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滑块(22)的下方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31),所述凹槽(23)内设有矩形框架(5),所述矩形框架(5)的两侧设有滑板(51),所述矩形框架(5)内设有过滤网(6),所述滑动板(2)的顶部对称设有固定块(3),两个所述固定块(3)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池体(1)一侧设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上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端部连接有缠绕柱(91),所述缠绕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绿雪庄生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