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3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笼具,涉及笼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橡胶块封闭喂水孔,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容纳腔位于箱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喂水孔两侧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共同插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喂水孔的一侧,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密封盖以及用于保持密封盖盖合在喂水孔处的扭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封闭喂水孔的结构不易损坏的效果。

A cage for laboratory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动物笼具
本技术涉及笼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笼具。
技术介绍
动物饲养是研究人类疾病和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对动物实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是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参照图1,目前现有的实验动物笼具,主要包括箱体11以及扣合在箱体11上方的顶罩5。为了方便对箱体1内的小动物进行喂水等操作,顶罩5向下凹陷形成饮水瓶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的内壁上设有喂水孔22,容纳腔2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喂水孔22的弹性块51,弹性块51上设置有供饮水瓶插入的缝隙52。使用时,将饮水瓶放置在容纳腔21内,用力将饮水瓶的伸出嘴从喂水孔22穿过缝隙52插入到箱体1内,即可对箱体1内的小动物进行喂水操作。当水补充完成后,将饮水瓶从喂水孔22取出,缝隙52即可在弹性块51的弹力作用下自动闭合,从而实现对喂水孔22的封闭,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喂水孔22进入箱体1内,对箱体1造成污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弹性块51在饮水瓶反复的插入和拔出过程中会造成损坏,对箱体1的防尘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对于老鼠等牙齿锋利的小动物,破坏力强,容易咬坏橡胶块,影响笼具的使用寿命,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其具有封闭喂水孔的结构不易损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喂水孔,所述容纳腔位于箱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喂水孔两侧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共同插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喂水孔的一侧,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密封盖以及用于保持密封盖盖合在喂水孔处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饮水瓶的瓶口处对准喂水孔并插入,饮水瓶与密封盖相抵,然后密封盖在饮水瓶的作用力下挤压扭簧的一端并绕固定轴转动,从而令喂水孔处于开启状态,饮水瓶顺利插入箱体内,即可给动物补给水。将饮水瓶从喂水孔处拿出后,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盖自动复位盖合在喂水孔处,从而实现对喂水孔的封闭,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喂水孔进入箱体内。扭簧和密封盖可以反复使用,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而延长了笼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开合密封盖来令饮水瓶插入和拔出箱体内,对密封盖可以选择坚硬的材质,减小鼠类等动物咬坏密封盖的可能性,进一步延长笼具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固定轴转动配合的穿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容纳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与密封盖卡固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扭簧对密封盖的复位作用。当饮水瓶从喂水孔处拿出后,在扭簧的作用下,固定钩拉动密封盖自动复位并盖合在喂水孔处,从而实现对喂水孔的封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固定块上均设置有供固定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伸出通孔,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罩设在扭簧外的卡件,所述卡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轴伸出通孔的两端卡嵌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起到了保护固定轴和扭簧的作用,防止卡件被鼠类等动物破坏,从而延长了笼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当卡槽与固定轴卡嵌配合后,限制固定轴移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固定轴的侧壁面积大于卡槽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限定了固定轴的移动方向,当卡件通过卡槽固定在固定轴上后,沿固定轴的轴向滑动固定轴,限位块推动卡件移动,由于限位块靠近固定轴侧壁面积大于卡槽面积,因此限位块无法通过卡槽,最终卡件和限位块被限定在固定块远离扭簧的一侧,从而防止固定轴脱离固定块,从而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型,所述限位块的中心轴线与固定轴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限位块的径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件从固定轴上取下后,解除了限位块对固定轴的限位作用,此时由于通孔的孔径大于限位块的径长,因此拉动固定轴,限位块能够通过通孔,即可将固定轴拆卸下来,从而对盖体、扭簧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密封盖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提高了密封盖与容纳腔之间的贴合紧密性,从而令密封盖对喂水孔的密封效果更好,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呈圆板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板型的密封盖避免了棱角戳穿饮水瓶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向箱体内加水的操作更加顺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的棱边呈倒圆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设置的容纳腔棱边使得鼠类动物的牙齿不易抓取施力点,从而不易咬坏盖体,达到了延长笼具使用寿命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固定块、固定轴、密封盖和扭簧的设置,从而达到了封闭喂水孔的同时减小损坏的效果;2.通过卡件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提高固定块和扭簧结构稳定性的效果;3.通过垫片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提高密封盖与容纳腔之间的贴合紧密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容纳腔底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盖体;21、容纳腔;22、喂水孔;3、固定块;31、固定轴;32、密封盖;33、扭簧;34、安装板;35、穿孔;36、固定钩;37、垫片;38、通孔;4、卡件;41、卡槽;42、限位块;5、顶罩;51、弹性块;52、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扣合有盖体2,盖体2一端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的各个棱边均呈倒圆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21呈三棱柱型,三棱柱的一侧侧面朝上。参照图3、图4和图5,容纳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喂水孔22,容纳腔21位于箱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3,两个固定块3分别位于喂水孔22的两侧,两个固定块3上呈相对设置的侧壁贯穿固定块3的厚度设置有通孔38,两个通孔38内共同插有一个固定轴31,固定轴31的两端分别伸出通孔38,固定轴31位于喂水孔22的一侧。参照图4和图5,固定轴31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32,密封盖32呈圆板型。密封盖32靠近固定轴31的侧壁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板34,两个安装板34呈相对设置,安装板34上设置有穿孔35,固定轴31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穿孔35内,并且安装板34能够以固定轴31为轴转动。固定轴31上套设有扭簧33,用于保持密封盖32盖合在喂水孔22处。扭簧33的一端与容纳腔2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弯折形成固定钩36,固定钩36与密封盖32卡固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扭簧33位于两个安装板34之间,扭簧33以及两个安装板34均位于两个固定块3之间。当密封盖32朝远离喂水孔22的方向转动时,扭簧33变形并通过固定钩36对饮水瓶产生使其朝靠近喂水孔22的方向转动的作用力。将饮水瓶的瓶口处对准喂水孔22并插入,饮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盖体(2),所述盖体(2)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喂水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位于箱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喂水孔(22)两侧的固定块(3),两个所述固定块(3)上共同插设有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位于喂水孔(22)的一侧,所述固定轴(31)上套设有密封盖(32)以及用于保持密封盖(32)盖合在喂水孔(22)处的扭簧(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盖体(2),所述盖体(2)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喂水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位于箱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喂水孔(22)两侧的固定块(3),两个所述固定块(3)上共同插设有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位于喂水孔(22)的一侧,所述固定轴(31)上套设有密封盖(32)以及用于保持密封盖(32)盖合在喂水孔(22)处的扭簧(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板(34),所述安装板(34)上设置有与固定轴(31)转动配合的穿孔(35),所述扭簧(33)的一端与容纳腔(2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3)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钩(36),所述固定钩(36)与密封盖(32)卡固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固定块(3)上均设置有供固定轴(31)穿过的通孔(38),所述固定轴(31)的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建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