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2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吸水材质层、网格层、软绳,所述网格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设置于防水布和网格层之间,所述软绳为四根且四根软绳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的四个角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苗木土球保护套使用方便,保水效果好的土球保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苗木土球保护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市政、园林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园林绿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苗木的培育一般是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等地方的苗圃,城市建造公园、道路的绿化就避免不了要远距离的运输苗木。苗木在挖掘时为了提高移植苗木的成活率,一般都要带土球移植。而土球在搬运过程中不方便,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去土球进行保护。现在的运输苗木的过程中,苗木土球通常是通过草绳对土球的捆绑来实现,这种包扎方式在土壤比较松散时草绳容易脱落,不能起到保护根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长距离的运输时土球水分容易流失,干燥导致土球容易损坏且不利于苗木的成活。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406679U,公开了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该土球保护套结构简单,对保护土球以及苗木的成活率都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是由于保水效果差,长距离运输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再比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783827U,公开了一种园林苗木土球保水装置,该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水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保水效果好的土球保护套。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吸水材质层、网格层、软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设置于防水布和网格层之间,所述软绳为四根且四根软绳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的四个角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四根软绳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软绳线疙瘩。作为优选,所述的网格层由棉、布、人造纤维中的一种编织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材质层为海绵。作为优选,所述的网格层上方设置有一层土工布。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材质层上连接设置有补水管。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具备下述优点:本技术的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吸水材质层、网格层、软绳,所述网格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设置于防水布和网格层之间,所述软绳为四根且四根软绳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的四个角固定连接;防水布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可以在保护苗木土球水分的同时保证苗木土球土壤的通气性,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发展,吸水材质层可以用来吸收水分存储起来在运输的过程中给苗木土球一个湿润的环境,起到补水的效果,网格层主要起到是对吸水材质层的固定作用,而软绳则可以系在树干上将苗木保护套固定在土球的周围,操作上十分的方便;综上可以知道,本技术的土球保护套具有使用方便,保水效果好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防水布,2-吸水材质层,3-网格层,4-软绳,5-软绳线疙瘩;6-补水管。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1、吸水材质层2、网格层3、软绳4,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1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2设置于防水布1和网格层3之间,所述软绳4为四根且四根软绳4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1的四个角固定连接;防水布1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可以在保护苗木土球水分的同时保证苗木土球土壤的通气性,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发展,吸水材质层2可以用来吸收水分存储起来在运输的过程中给苗木土球一个湿润的环境,起到补水的效果,网格层3主要起到是对吸水材质层的固定作用,而软绳4则可以系在树干上将苗木保护套固定在土球的周围,操作上十分的方便。四根软绳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软绳线疙瘩5,软绳疙瘩5的设置可以在对软绳4进行捆绑固定的时候防止软绳拉过头,也可以在解开软绳4的时候有一个着力点,更加方便解开软绳。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网格层3可以由棉、布、人造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编织而成。如图1所示,吸水材质层2为海绵,海绵选材简单,成本低,吸水性好,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起到对土球的水分补充的作用。进一步设置,网格层3上方设置有一层土工布。土工布的设置可以防止土球上的土掉落对吸水层的污染,便于清理。进一步设置,吸水材质层2上连接设置有补水管6,补水管6的一端插入吸水材质层2内部,可以用线缝制或者是缠绕的固定连接在防水布1上,补水管6另一端可以连接水箱,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水箱放水对吸水材质层2进行补水,满足长途干旱条件下的运输过程中的土球补水。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提前利用吸水材质层2吸收储层一定的水分,然后利用软绳4将本技术的吸水保护套固定在土球上,进行运输即可,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将苗木土球上的土球保护套取下回收,反复利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1)、吸水材质层(2)、网格层(3)、软绳(4),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1)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2)设置于防水布(1)和网格层(3)之间,所述软绳(4)为四根且四根软绳(4)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1)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土球保护套,包括防水布(1)、吸水材质层(2)、网格层(3)、软绳(4),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布(1)上方,所述的吸水材质层(2)设置于防水布(1)和网格层(3)之间,所述软绳(4)为四根且四根软绳(4)的一端分别与防水布(1)的四个角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土球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软绳(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软绳线疙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国春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盛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