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铮专利>正文

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19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主要涉及切换装置领域。包括外盒体、外盒盖、内盒体、内盒盖,外盒体的导电性大于内盒体,外盒体的导磁性小于内盒体,外盒体与内盒体之间填充有导电塑料,外盒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有铜套,铜套内螺纹连接有接线柱,接线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接线柱座,接线柱座固定在内盒体上,接线柱上设有电磁密封套,电磁密封套固定在外盒体上,外盒体与外盒盖滑动连接,外盒体与外盒盖接触处设有第一电磁密封垫,内盒体与内盒盖滑动连接,内盒体与内盒盖接触处设有第二电磁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隔离屏蔽外界的电磁场,减少外界电磁场对采集到的信号数据的干扰,提高了装置的精确性。

Intelligent Switching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切换装置领域,具体是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用于采集通信网络系统中的信号,人们通过分析采集到的信号数据,来确定通信网络传输中的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弱,最终解决多种串行通信、双通道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中遇到的问题的装置。虽然切换装置具有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方便了日常信息的采集,但是在信息接收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例如在城市中,通信电缆和高压电缆一般是埋设在地下,距离比较近,高压电缆的磁场将会严重干扰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的正常工作,极大地影响了信号采集结果的准确性,而在有的工作场所例如发电厂、核电厂、医院内核磁共振室内等都会存在强大的电磁场,电磁场影响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而在现在集高科技和智能化的时代,通信数据准确的传输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高效的利用通信网络,需要一款能抗电磁干扰的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它能隔离屏蔽外界的电磁场,减少外界电磁场对采集到的信号数据的干扰,提高了装置的精确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1)、外盒盖(2)、内盒体(3)、内盒盖(4),所述外盒体(1)的导电性大于内盒体(3),所述外盒体(1)的导磁性小于内盒体(3),所述外盒体(1)的下部固定有接地柱(5),所述外盒体(1)位于内盒体(3)的外部,所述外盒体(1)与内盒体(3)之间填充有导电塑料(6),所述外盒体(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铜套(7),所述铜套(7)内螺纹连接有接线柱(8),所述接线柱(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接线柱座(9),所述接线柱座(9)固定在内盒体(3)上,所述接线柱(8)上设有电磁密封套(10),所述电磁密封套(10)固定在外盒体(1)上,所述外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1)、外盒盖(2)、内盒体(3)、内盒盖(4),所述外盒体(1)的导电性大于内盒体(3),所述外盒体(1)的导磁性小于内盒体(3),所述外盒体(1)的下部固定有接地柱(5),所述外盒体(1)位于内盒体(3)的外部,所述外盒体(1)与内盒体(3)之间填充有导电塑料(6),所述外盒体(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铜套(7),所述铜套(7)内螺纹连接有接线柱(8),所述接线柱(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接线柱座(9),所述接线柱座(9)固定在内盒体(3)上,所述接线柱(8)上设有电磁密封套(10),所述电磁密封套(10)固定在外盒体(1)上,所述外盒体(1)与外盒盖(2)滑动连接,所述外盒体(1)与外盒盖(2)接触处设有第一电磁密封垫(11),所述内盒体(3)与内盒盖(4)滑动连接,所述内盒体(3)与内盒盖(4)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王乃贲
申请(专利权)人:李铮王乃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