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08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插座,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在所述第一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位(112),在所述第二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二插口位(122),所述第一插口位(112)的火线插孔(114)和零线插孔(116)处于第一连线(118)上,所述第二插口位(122)的火线插孔(124)和零线插孔(126)处于第二连线(128)上,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垂直或上下平行。上述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插头与电源线会相互干扰的优点。

A double-sided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是一种双面插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插座的插孔基本都在同一个面上,在使用过程中插头及电源线都会相互干扰。另外,插孔在同一个面上的平型插座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利用立体空间双面对插;插座内部连接铜条采用锡焊,碰焊,铆接等方式。综上,现有插座有如下几点缺陷:1.插孔同一个面的插座,插头及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会相互干扰。2.平型同面插孔插座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利用立体空间双面对插,有可能造成插座内部温度升高。3.铜条连接锡焊容易出现虚焊,漏焊,假焊等人为因素,碰焊和铆接容易出现碰焊不彻底,铆接松动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使用过程中插头与电源线不会相互干扰的双面插座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面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口位,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插口位,所述第一插口位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处于第一连线上,所述第二插口位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处于第二连线上,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垂直或上下平行。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垂直,所述第一插口位还包括地线插孔,所述第二插口位还包括地线插孔,所述第一插口位的地线插孔处于所述第二连线上,所述第二插口位的地线插孔处于所述第一连线上。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第一插口位和第二插口位的插孔形状为美标、墨西哥标。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上下平行,所述第一插口位还包括地线插孔,所述第二插口位还包括地线插孔,所述第一插口位的地线插孔处于第三连线与第二连线的交叉处,所述第二插口位的地线插孔处于所述第三连线与第一连线的交叉处,所述第三连线垂直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第一插口位和第二插口位的插孔形状为奥标、中国国标、阿根廷标、英标、日标。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第一插口位的火线插孔、零线插孔、地线插孔的形状和第二插口位的火线插孔、零线插孔、地线插孔的形状相同。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插座包括在壳体内设置的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地线铜片,所述火线铜片对应每个火线插孔处都设有钳口,所述零线铜片对应每个零线插孔处都设有钳口,所述地线铜片对应每个地线插孔处都设有钳口。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在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口位,在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第一插口位处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插口位,所述插座包括与第一插口位数量相同的多个火线铜片,多个零线铜片和多个地线铜片,多个火线铜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或通过铜片连接,多个零线铜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或通过铜片连接,多个地线铜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或通过铜片连接。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插座在第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口位,在第二侧面相对第一插口位处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插口位,所述插座包括一个一体成型的火线铜片,一个一体成型的零线铜片和一个一体成型的地线铜片。在上述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中,所述插座还包括固定架,用于将所述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和地线铜片固定并隔离。上述双面插座结构通过在插座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插孔座,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及地线导电片两侧分别设有钳口,交错形成多组电源插座,实现利用立体空间双面对插,占用空间小,且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插头及电源线的相互干扰,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及地线导电片形成的多组电源插座中,分别可共用同一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及地线导电片,避免各组电源插座中通过锡焊连接造成的虚焊,漏焊,假焊等人为因素,优化产品内部结构,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双面插座另一侧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正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另一实施例正视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另一实施例正视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另一实施例正视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另一实施例正视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另一实施例正视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双面插座中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和地线铜片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双面插座中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和地线铜片分别安装于固定架结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双面插座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一种双面插座,插座在第一侧面110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口位112,在第二侧面120相对第一插口位112处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插口位122,插座包括一个一体成型的火线铜片200,一个一体成型的零线铜片300和一个一体成型的地线铜片400,本技术双面插座可双面对插电源插头900,通过这种双面对插结构使整个插座占用空间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面插座中,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在第一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位112,在第二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二插口位122,第一插口位112的火线插孔114和零线插孔116处于第一连线118上,第二插口位122的火线插孔124和零线插孔126处于第二连线128上,第一连线118位于第一侧面110上,第二连线128位于第二侧面120上,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垂直或上下平行,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互为垂直关系,如图5所示,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互为上平行关系,本技术在同一个位置的正反两面都设置有不同角度的插孔,节约空间。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垂直,第一插口位112还包括地线插孔117,第二插口位122还包括地线插孔127,第一插口位112的地线插孔117处于第二连线128上,第二插口位122的地线插孔127处于第一连线118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口位112和第二插口位122的插孔形状为美标、墨西哥标。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面插座中,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上下平行,第一插口位112还包括地线插孔117,第二插口位122还包括地线插孔127,第一插口位112的地线插孔117处于第三连线138与第二连线128的交叉处,第二插口位122的地线插孔127处于第三连线138与第一连线118的交叉处,第三连线138垂直于第一连线118和第二连线128。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口位112和第二插口位122的插孔形状为奥标、中国国标、阿根廷标、英标、日标。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面插座中,第一插口位112的火线插孔114、零线插孔116、地线插孔117的形状和第二插口位122的火线插孔124、零线插孔126、地线插孔127的形状相同。如图9所示,插座包括在壳体100内设置的火线铜片200、零线铜片300、地线铜片400,火线铜片200对应每个火线插孔114、124处都设有钳口220,零线铜片300对应每个零线插孔116、126处都设有钳口320,地线铜片400对应每个地线插孔117、127处都设有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插座,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在所述第一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位(112),在所述第二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二插口位(122),所述第一插口位(112)的火线插孔(114)和零线插孔(116)处于第一连线(118)上,所述第二插口位(122)的火线插孔(124)和零线插孔(126)处于第二连线(128)上,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垂直或上下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插座,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在所述第一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位(112),在所述第二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二插口位(122),所述第一插口位(112)的火线插孔(114)和零线插孔(116)处于第一连线(118)上,所述第二插口位(122)的火线插孔(124)和零线插孔(126)处于第二连线(128)上,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垂直或上下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垂直,所述第一插口位(112)还包括地线插孔(117),所述第二插口位(122)还包括地线插孔(127),所述第一插口位(112)的地线插孔(117)处于所述第二连线(128)上,所述第二插口位(122)的地线插孔(127)处于所述第一连线(118)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位(112)和第二插口位(122)的插孔形状为美标、墨西哥标。4.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上下平行,所述第一插口位(112)还包括地线插孔(117),所述第二插口位(122)还包括地线插孔(127),所述第一插口位(112)的地线插孔(117)处于第三连线(138)与第二连线(128)的交叉处,所述第二插口位(122)的地线插孔(127)处于所述第三连线(138)与第一连线(118)的交叉处,所述第三连线(138)垂直于所述第一连线(118)和所述第二连线(128)。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位(112)和第二插口位(122)的插孔形状为奥标、中国国标、阿根廷标、英标、日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佰令梁健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