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93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包括底板和安装板,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靠近背光源板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安装板靠近背光源板一侧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四个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背光源板上的背光源灯组工作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背光源板和导热板传递到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吸热面温度升高,安装板内的水冷管组将半导体制冷片放热面的热量吸收带走,使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形成温差,从而进行温差发电,使风扇转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差发电,将背光源灯组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从而为风扇供电,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A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for Back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具体为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依据中国技术申请号:CN202065933U,所公开的“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其说明书中公开“包括具有一个底板和侧壁的散热金属基座,设置于所述散热金属基座外部表面上的热辐射材料,连接于所述散热金属基座侧壁内侧的光源基板,所述光源基板上安装有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底部的底胶架,所述底胶架与所述热辐射材料之间保留2mm以上的空间距离,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顶部的胶架或铁架,所述胶架或铁架与所述底胶架对应设置,所述底胶架、胶架或铁架为多个,且所述胶架或铁架与所述底胶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热辐射材料通过喷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散热金属基座外部表面上,所述热辐射材料通过高温高压热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散热金属基座外部表面上,所述光源基板采用粘合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散热金属基座侧壁内侧”通过普通的金属导热散热散热效果差,且散热效率慢,在背光光源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积蓄的热量无法有效散除会影响到背光光源的工作,背光光源产生的热量也是一种能量,直接释放造成能源浪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包括底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底板上滑动连接有背光源板,所述安装板靠近背光源板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安装板靠近背光源板一侧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四个风扇,所述安装板远离背光源板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与半导体制冷片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背光源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滑动插设在卡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靠近背光源板,其放热面靠近安装板,且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的外壁等距离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嵌设有水冷管组,所述水冷管组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穿过安装板的顶端并与外接排水管和外接输水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背光源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滑槽相配合的滑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源板远离安装板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手拧螺丝,所述安装板靠近背光源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手拧螺丝相配合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铰接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于安装板远离背光源板的一侧上用于调节安装板绕其与底板的铰接处旋转;背光源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节,底板上设有导向滑槽,万向节滑动设置于导向滑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当背光源板上的背光源灯组工作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背光源板和导热板传递到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吸热面温度升高,安装板内的水冷管组将半导体制冷片放热面的热量吸收带走,使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形成温差,从而进行温差发电,使风扇转动,风扇转动将背光源板的热量从安装板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差发电,将背光源灯组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从而为风扇供电,避免了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的安装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的半导体制冷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底板;2、安装板;3、背光源板;4、固定板;5、半导体制冷片;6、滑槽;7、滑块;8、固定孔;9、风扇;10、螺钉;11、卡槽;12、水冷管组;13、导热板;14、手拧螺丝;15、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包括底板1和安装板2,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8,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一侧的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背光源板3,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活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5,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四个风扇9,安装板2远离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风扇9与半导体制冷片5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片5为TEC1-12709型,风扇9为JDS6025H12型,背光源板3为铝制板,铝制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其中,固定板4通过螺钉10与安装板2螺纹连接,固定板4靠近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1,半导体制冷片5滑动插设在卡槽11内,便于固定板4和半导体制冷片5的安装和拆卸。其中,半导体制冷片5的吸热面靠近背光源板3,其放热面靠近安装板2,且半导体制冷片5吸热面的外壁等距离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板13,当导热板13将背光源板3上的热量传递到半导体制冷片5的吸热面时,通过温差发电,半导体制冷片5向风扇9供电。其中,安装板2的内部嵌设有水冷管组12,水冷管组12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穿过安装板2的顶端并与外接排水管和外接输水管连通,通过水冷管组12使半导体制冷片5的另一端面的热量可以及时释放,从而形成温差,进行发电。其中,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6,背光源板3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滑槽6相配合的滑块7,便于背光源板3的安装。其中,背光源板3远离安装板2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手拧螺丝14,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手拧螺丝14相配合的螺纹孔15,便于背光源板3的安装和拆卸。工作时,使半导体制冷片5的吸热面靠近背光源板3,并插入固定板4上的卡槽11内,将半导体制冷片5与风扇9用导线连接,。通过固定孔8将底板1固定连接在外部工作台上,将背光源板3底端的滑块7沿着底板1上的滑槽6向安装板2滑动靠近,转动手拧螺丝14,使手拧螺丝14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5内,从而使背光源板3和安装板2固定,当背光源板3上的背光源灯组工作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背光源板3和导热板13传递到半导体制冷片5的吸热面,吸热面温度升高,安装板2内的水冷管组12将半导体制冷片5放热面的热量吸收带走,使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面形成温差,从而进行温差发电,使风扇9转动,风扇9转动将背光源板3的热量从安装板2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另外,所述安装板铰接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于安装板远离背光源板的一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安装板(2),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8),所述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的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背光源板(3),所述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活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四个风扇(9),所述安装板(2)远离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9)与半导体制冷片(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安装板(2),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8),所述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的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背光源板(3),所述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活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安装板(2)靠近背光源板(3)一侧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四个风扇(9),所述安装板(2)远离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9)与半导体制冷片(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通过螺钉(10)与安装板(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4)靠近背光源板(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滑动插设在卡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光源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的吸热面靠近背光源板(3),其放热面靠近安装板(2),且半导体制冷片(5)吸热面的外壁等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承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都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