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频火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91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频火花机,包括底座、电箱、检测箱和箱盖,箱盖内固定有多个击穿链;检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检测箱外于入口周侧设置有刷条,刷条的中心处固定在检测箱外,刷条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棘齿块,刷条中心处固定有刷毛,检测箱的外壁卡接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棘齿块分别单向锁紧配合的两个限位块,刷条的两端交错后分别穿设于两个限位块。输送过程中,毛刷对线缆周侧的水分及杂质进行清理,保持被检测线缆的清洁干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限位块与第一棘齿块的单向锁紧配合使得刷条两端的位置可调,刷条交错后形成的包裹面积能满足不同直径线缆的清理需求。

A Power Frequency Spar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频火花机
本技术涉及线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频火花机。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线破皮、针孔等人工不易发觉的现象,从而影响线缆的出厂质量,所以,需要一种检测设备,辅助检测线缆裸铜、破皮、针孔等绝缘不良点,以达到更好的品质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17619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工频火花机,包括底座、电箱、检测箱、报警装置、控制面板、绝缘磁和击穿链,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流表、调节旋钮和开关,检测箱通过升降杆安装在电箱上,检测箱箱盖通过折页安装在检测箱的箱体上,透视窗嵌套安装在检测箱箱盖上,击穿链安装在平板上,平板固定在检测箱箱盖的内部,电缆托盘安装在检测箱的箱体内,且通过固定条与检测箱箱盖固定连接,检测箱上设有电缆进口,且电缆进口上设有调节装置。通过V形托盘防止电缆跑偏,使电缆与击穿链更好的接触,测试结果更精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缆在生产过程中,最外层绝缘的绝缘层周侧容易吸附一些空气中的杂质、水分,从电缆进口进入到击穿链之间后,这些杂质与水分吸附在击穿链周侧,使得击穿链与电缆绝缘层之间的电压差受到波动,对绝缘层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清洁电缆、检测精准的一种工频火花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频火花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有电箱,所述电箱上端面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靠近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击穿链;所述检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检测箱外于所述入口周侧设置有刷条,所述刷条的中心处固定在所述检测箱外,所述刷条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棘齿块,所述刷条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之间固定有刷毛,所述检测箱的外壁卡接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分别单向锁紧配合的两个限位块,所述刷条的两端交错后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刷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限位块内,再将限位块卡接在检测箱的外壁,调整刷条的端头在限位块内的位置,使刷条交错后包裹在线缆的周侧,从而使刷毛抵接在线缆的侧壁,将线缆从入口处送入到检测箱内击穿链的下方,盖住箱盖,击穿链垂落在线缆周侧,线缆一边检测一边输送。输送过程中,毛刷对线缆周侧的水分及杂质进行清理,使得进入到击穿链下方的线缆干净且干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限位块与第一棘齿块的单向锁紧配合使得刷条两端的位置可调,刷条交错后形成的包裹面积能满足不同直径线缆的清理需求。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棘齿块单向锁紧配合的第二棘齿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棘齿块与第一棘齿块单向卡接锁紧,使得刷条的端头可以穿过限位块向远离刷条的中心处运动,而不能向靠近刷条的中心的运动,刷条交错包裹的直径越来越小,从而紧贴在线缆的周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箱的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在各自的滑槽内滑移,用于调节毛刷两端的位置,使毛刷交错缠绕形成的圆环大小变小,满足不同直径的包裹需求,将限位块从滑槽内取出后,可将限位块从刷条的两端拆卸分离下来,解除第一棘齿块与第二棘齿块的单向锁紧状态。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沿其长度方向螺纹穿设有用于抵紧所述限位块的抵紧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抵紧杆,使之抵紧在限位块的内壁,从而将限位块的位置固定住,将刷条的两端锁紧,使刷条能紧紧包裹住线缆,将线缆周侧的杂质与水分清理干净。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箱外于所述入口处固定有离子风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子风棒通电工作后,吹出的离子风既能清理入口处的杂质,又中和了静电,避免线缆或检测箱吸附更多的杂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箱内于所述击穿链的下方固定有托盘,所述检测箱内于所述托盘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输送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检测过程中,被承托在托盘上端面,一边被检测一边从检测箱中离开,转动设置的输送辊减小了线缆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辊的中心处向内凹陷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辊的中心处低于两端处,避免线缆前进时跑偏,使线缆始终位于托盘的中心处,与击穿链之间能更好的接触,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有多个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便于火花机的运输、转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对线缆进行检测,无需搬运线缆,减轻了工人的劳作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包裹在线缆周侧的毛刷在线缆进入到检测箱之前对线缆的周侧进行清洁,保持线缆的干燥与清洁,提高检测环境质量,从而保证了检测的精度;(2)第一棘齿块与第二棘齿块的单向锁紧使得刷条交错后形成的包裹面积可调,能满足不同直径线缆的清理需求;(3)滑移设置的限位块可从清理箱周侧拆卸下来,便于解除与刷条的锁紧,为下一次检测做准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工频火花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C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座;2、电箱;3、检测箱;4、箱盖;5、击穿链;6、入口;7、出口;8、刷条;9、第一棘齿块;10、刷毛;11、限位块;12、第二棘齿块;13、滑槽;14、抵紧杆;15、离子风棒;16、托盘;17、输送辊;18、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工频火花机,包括底座1,底座1底面固定有多个万向轮18,万向轮18优选为四个且分别置于底座1的四角,便于设备的转移和运输,减少线缆的搬运情况,以减轻工人的劳作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参照图1,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电箱2,电箱2的上端面固定有检测箱3,检测箱3上端面为开口设置,检测箱3的上端面于其长度方向的边缘处铰接连接有箱盖4,箱盖4远离其铰接点的一侧固定有把手,把手呈“C”字形。参照图1和图2,检测箱3与箱盖4的两侧均开设有半圆形口,两个半圆形口拼接形成一个圆形孔,最终形成检测箱3的入口6与出口7。参照图3,箱盖4靠近检测箱3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击穿链5,检测箱3内于击穿链5的下方固定有托盘16,托盘16呈“U”字形,托盘16两侧较高,用于避免线缆偏离。检测箱3内于托盘16的两端处均转动设置有输送辊17,输送辊1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检测箱3的内壁,输送辊17的中心处向内凹陷,其两端高于中心处。参照图3,线缆检测过程中,被搁置在托盘16上端面,检测时线缆会沿着托盘16的长度方向前进,通过线缆与输送辊17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输送辊17转动,转动设置的输送辊17则减小了线缆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便于线缆的输送检测。托盘16与输送辊17共同承托住线缆进行检测,同时还能避免线缆跑偏,使线缆能位于击穿链5的下方,与击穿链5之间更好地接触,提高检测精度。参照图1,检测箱3外壁于入口6处固定有刷条8,刷条8的中心处固定在检测箱3外壁,刷条8的两端交错后分别向检测箱3侧壁的两端边缘处延伸,刷条8靠近中心处于远离万向轮18的一侧固定有刷毛10。参照图1和图4,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频火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电箱(2),所述电箱(2)上端面固定有检测箱(3),所述检测箱(3)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箱盖(4),所述箱盖(4)靠近所述检测箱(3)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击穿链(5);所述检测箱(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6)和出口(7),所述检测箱(3)外于所述入口(6)周侧设置有刷条(8),所述刷条(8)的中心处固定在所述检测箱(3)外,所述刷条(8)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棘齿块(9),所述刷条(8)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9)之间固定有刷毛(10),所述检测箱(3)的外壁卡接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9)分别单向锁紧配合的两个限位块(11),所述刷条(8)的两端交错后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频火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电箱(2),所述电箱(2)上端面固定有检测箱(3),所述检测箱(3)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箱盖(4),所述箱盖(4)靠近所述检测箱(3)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击穿链(5);所述检测箱(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6)和出口(7),所述检测箱(3)外于所述入口(6)周侧设置有刷条(8),所述刷条(8)的中心处固定在所述检测箱(3)外,所述刷条(8)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棘齿块(9),所述刷条(8)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9)之间固定有刷毛(10),所述检测箱(3)的外壁卡接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棘齿块(9)分别单向锁紧配合的两个限位块(11),所述刷条(8)的两端交错后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频火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棘齿块(9)单向锁紧配合的第二棘齿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少华张良义滕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江华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