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81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同轴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外部冷却水系统连接,从而使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流动连通;所述内管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旋状的扰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扰流组件的设置,可在低流量高温烟气传输时对烟气产生扰动,从而使低流量高温烟气从层流状态被动变为紊流状态,增加高温烟气的扩散性,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对低流量高温烟气的冷却效果。

A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Cool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
本技术涉及工业过滤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
技术介绍
对于冶金炉窑等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气,为避免烟气对环境的影响,需对高温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在高温烟气进入除尘设备之间,由于受除尘器材料和结构条件所限,必须对高温烟气予以冷却降温后再进行除尘净化。通常的高温烟气在冷却管道中传输时流量波动较大,当烟气流量较大时,烟气呈紊流状态,烟气均可与冷却管道进行充分的接触和热交换,可实现较佳的冷却效果;但烟气流量较小时,烟气呈层流状态,除与冷却管道直接接触的外层烟气可得到热交换外,烟气内部扩散性差,使冷却管道的降温效果降低。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同轴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外部冷却水系统连接,从而使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流动连通;所述内管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旋状的扰流组件。较佳的,所述扰流组件设置为若干翅片,所述翅片在所述内管内壁上呈螺旋片状分布。较佳的,所述翅片设置为具有导热性能的金属片。较佳的,所述翅片从所述内管内壁沿所述内管径向延伸的长度尺寸设置为所述内管内径尺寸的1/5至1/3。较佳的,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同时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密封连接,且所述支撑板呈螺旋状分布,从而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流动通道。较佳的,所述翅片和所述支撑板数量均设置为一个,且所述翅片和所述支撑板错位交替设置。较佳的,所述扰流组件设置为所述内筒圆弧面向轴线方向凹陷形成的流通槽,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紧密贴合,所述流通槽和所述外管形成冷却水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槽螺旋设置,设置在所述外管的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流通槽连通;构成所述流通槽的内陷管壁在所述内管的内壁外凸形成螺旋状的筋部。较佳的,所述流通槽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或三角形。较佳的,所述扰流组件还包括扰气隔板,所述内管内设置有定轴,所述定轴两端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内壁上,且沿所述内管的径向设置;所述扰气隔板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定轴穿过所述贯通孔从而固定所述扰气隔板,所述贯通孔穿过所述扰气隔板的中心,所述扰气隔板可绕所述定轴转动。较佳的,所述贯通孔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为扭矩弹簧,所述扰气隔板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水平面保持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扰流组件的设置,可在低流量高温烟气传输时对烟气产生扰动,从而使低流量高温烟气从层流状态被动变为紊流状态,增加高温烟气的扩散性,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对低流量高温烟气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实施例二的正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实施例三的正视剖面图;图5为所述扰气隔板的连接视图;图6为所述扰气隔板的结构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内管;2-外管;3-出水口;4-进水口;5-翅片;6-支撑板;7-流通槽;8-扰气隔板;9-定轴;1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俯视图;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包括内管1、外管2;所述内管1设置在所述外管2内部,且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两端部密封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之间的空间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外管2设置有出水口3和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和所述出水口3均与外部冷却水系统连接,从而使所述冷却水系统通过所述进水口4传输冷却水进入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之间的密封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出水口3将所述密封空间内的冷却水导出,从而实现冷却水在所述密封空间的流动,通过所述冷却水与所述管道内高温烟气的热传导效果,对高温烟气实施降温处理。较佳的,所述高温冷却管一般竖直设置,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所述外管2的底端;所述出水口3设置在所述外管2的顶端,从而保证所述密封空间内相对低温的冷却水与所述内管1内相对高温的烟气进行接触,以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整体的冷却效果。较佳的,所述内管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翅片5;所述翅片5呈螺旋片状;通过所述翅片5的设置,当低流量的高温烟气在所述内管1传输时所述翅片5对烟气产生扰动,从而使低流量高温烟气从层流状态被动变为紊流状态,增加高温烟气的扩散性,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对低流量高温烟气的冷却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当高流量的高温烟气通过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时,所述翅片5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高温烟气的扩散效果,从而增加热传导速率。同时,所述翅片5设置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片,通过所述翅片5与冷却水的热交换,结合所述翅片5从所述内管1内壁向内部的延伸结构,可实现对处于所述内管1中轴位置烟气的冷却;从而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冷却效果。较佳的,所述翅片5从所述内管1内壁沿所述内管1径向延伸的长度尺寸一般设置为所述内管1内径尺寸的1/5至1/3,从而在保证调节所述高温烟气紊流状态,提高高温烟气扩散性的同时,避免降低高温烟气在所述内管1内的流通速度。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实施例二的正视剖面图;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同时与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密封连接,且所述支撑板6呈螺旋状分布,从而使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流动通道,从所述进水口4的冷切水沿所述流动通道螺旋流动并从所述出水口3导出,从而提高对所述内管1整体的冷却效果,并进一步加强对所述内管1内高温气体的冷却;同时所述支撑板6保证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的相对位置,提高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的整体强度。较佳的,位于所述内管1内外两侧的所述翅片5和所述支撑板6数量均设置为1个,且所述翅片5和所述支撑板6错位交替设置,即在同一横截面上,相邻两所述支撑板6截面之间形成的流通通道截面对应与所述翅片5截面设置,从而使处于所述流通通道截面的冷却水对所述翅片5提供较佳的热传导效果,提高对处于所述内管1中轴位置烟气的冷却效果。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所述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实施例三的正视剖面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圆弧面向轴线方向凹陷形成流通槽7,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紧密贴合,从而使所述流通槽7形成冷却水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槽7螺旋设置,设置在所述外管2的所述进水口4和所述出水口3和所述流通槽7连通。所述流通槽7横截面形状可设置为矩形、三角形等合理形状,相应的构成所述流通槽7的内陷管壁在所述内管1的内壁外凸形成筋部,所述筋部在所述内管1内呈螺旋状,当低流量的高温烟气在所述内管1传输时所述筋部对烟气产生扰动,从而使低流量高温烟气从层流状态被动变为紊流状态。同时,由于所述流通槽7的内陷设置,所述流通槽7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同轴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外部冷却水系统连接,从而使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流动连通;所述内管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旋状的扰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同轴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外部冷却水系统连接,从而使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流动连通;所述内管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旋状的扰流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设置为若干翅片,所述翅片在所述内管内壁上呈螺旋片状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置为具有导热性能的金属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从所述内管内壁沿所述内管径向延伸的长度尺寸设置为所述内管内径尺寸的1/5至1/3。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同时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密封连接,且所述支撑板呈螺旋状分布,从而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流动通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烟气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汪为忠陈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合意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