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瓦及光伏建筑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8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瓦及光伏建筑面。光伏瓦包括层压件;层压件包括位于层压件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位于层压件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层压件的背面靠近第一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一连接件,层压件的背面靠近第二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不超出层压件的背面所在的平面;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相邻光伏瓦的卡槽匹配的卡块。光伏建筑面,由多块光伏瓦构成,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外观一致性。

Photovoltaic Watt and Photovoltaic Building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瓦及光伏建筑面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光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瓦及光伏建筑面。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已越来越普及,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发电应用的重要领域和光伏应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屋顶是光伏组件应用的重要场景。现有技术中,通过边框的结构造型,实现组件间的相互连接以及屋面防水,但边框与玻璃不是同一种材质,外观一致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外观一致性效果好的光伏瓦及光伏建筑面。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瓦,包括层压件;所述层压件包括位于所述层压件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位于所述层压件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不超出所述层压件的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瓦的卡槽匹配的卡块。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建筑面,由多块光伏瓦构成;沿着所述光伏瓦的侧向,相邻的所述光伏瓦通过一所述光伏瓦的卡槽与另一所述光伏瓦的卡块卡接;沿着所述光伏瓦的端向,相邻的所述光伏瓦相互搭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光伏瓦的背面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槽,第二连接件设置有卡块,将相邻的两块光伏瓦中的一块光伏瓦的卡块与另一块卡槽卡接来固定这两块光伏瓦,相邻的两块光伏瓦之间不需要通过边框的结构造型来连接,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外观一致性,可以将相邻的两块光伏瓦相互紧贴,减少了光伏瓦之间的缝隙,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防水效果,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建筑面外观一致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伏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伏瓦的第二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伏瓦的第一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两块光伏瓦全隐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两块光伏瓦半隐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伏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全隐框光伏建筑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全隐框光伏建筑面的光伏瓦搭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半隐框光伏建筑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半隐框光伏建筑面的光伏瓦搭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伏建筑面与挂瓦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请参考图1-4、6-7,一种光伏瓦,包括层压件10;层压件10包括位于所述层压件两侧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以及位于层压件两端的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层压件10的背面靠近第一侧面11的边缘固定有第一连接件20,层压件10的背面靠近第二侧面12的边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均不超出层压件10的背面所在的平面;第一连接件20上设置有卡槽21,第二连接件30上设置有与相邻光伏瓦的卡槽21匹配的卡块31。需要说明的是,光伏瓦的层压件朝向太阳光的一面为正面,背向太阳光的一面为背面;层压件的侧向为光伏瓦左右拼接方向(图7中的61所指方向),即左右相邻的光伏瓦通过卡槽与卡块将相邻的层压件在同一平面内拼接在一起;层压件的端向为光伏瓦前后搭接方向(图7中的62所指方向),即前一光伏瓦的后端搭在后一光伏瓦的前端上;前后的光伏瓦并不在同一平面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层压件的背面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但不仅仅为第一连接件通过硅胶、结构胶等与层压件的背面粘接,第二连接件通过硅胶、结构胶等与层压件的背面粘接,能够避免雨水渗透第一连接件与层压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与层压件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光伏瓦的防水效果。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卡槽,第二连接件设置有卡块,在安装光伏瓦时,将一块光伏瓦的卡块与侧向相邻的另一块光伏瓦的卡槽进行卡接,可以但不仅仅为将卡块放入卡槽内,实现卡块与卡槽的卡接。当然,可以在卡槽设置第一卡勾以及卡块上设置第二卡勾,在将卡块与卡槽卡接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互卡,来固定卡块与卡槽,进一步提高光伏建筑面的强度,增加光伏建筑面的抗风等级。第二连接件上对应于卡槽的位置设置有卡块是指通过卡槽以及卡块卡接来固定相邻的光伏瓦,固定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现场装配,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安装速度。同时,可以使得相邻光伏瓦的层压件相互紧挨,层压件能够遮挡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提升了光伏建筑面的外观一致性。同时,避免通过边框的结构造型来连接光伏瓦,由于铝框的热膨胀系数比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大需要预留一定缝隙,能够减小光伏瓦之间的缝隙,减少从光伏瓦的缝隙渗透到光伏建筑面内部的雨水,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防水性能。卡槽可以但不仅仅为“U”型槽,卡块可以但不仅仅为长方形卡块。进一步的,卡槽21的槽口朝向层压件10的正面,便于将相邻的两块光伏瓦中的一块光伏瓦的卡块与另一块卡槽卡接来固定这两块光伏瓦,提高了装配效率。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20包括呈板状的第一固定部22,第一固定部22与层压件10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0包括呈板状的第二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2与层压件10的背面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可以但不仅仅设置为长方体,第一固定部与层压件背面固定连接,可以但不仅仅为第一固定部通过硅胶、结构胶等与层压件的背面粘接,第一固定部与卡槽固定,能够增加第一连接件与层压件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连接件与层压件的连接处应力过度集中,提高了光伏瓦的可靠性。第二固定部可以但不仅仅设置为长方体,第二固定部与层压件背面固定连接,可以但不仅仅为第二固定部通过硅胶、结构胶等与层压件的背面粘接,第二固定部与卡块固定,能够增加第二连接件与层压件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连接件与层压件的连接处应力过度集中,提高了光伏瓦的可靠性。参考图1、2、4,进一步的,卡块31位于层压件10的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内,卡槽21位于层压件10的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卡块位于层压件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内,卡槽位于层压件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外,并且卡槽面向第一侧面的一侧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卡块面向第二侧面的一侧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避免相邻两块光伏瓦的卡槽与卡块配合时,两块光伏瓦之间产生干涉,使得光伏建筑面能够更加平整。同时,一块光伏瓦的背面能够与另一光伏瓦的第一固定部接触,能够尽可能的缩小相邻光伏瓦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光伏建筑面的外观一致性。进一步的,第一固定部22露出层压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水条23,第一挡水条23位于第一固定部22面向层压件10的一面。第一挡水条23面向第一侧面11的一侧与卡槽21面向第一侧面1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瓦,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所述层压件包括位于所述层压件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位于所述层压件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不超出所述层压件的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瓦的卡槽匹配的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瓦,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所述层压件包括位于所述层压件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位于所述层压件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层压件的背面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不超出所述层压件的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相邻所述光伏瓦的卡槽匹配的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层压件的正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呈板状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层压件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呈板状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层压件的背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层压件的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层压件的正面的正投影范围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露出所述层压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水条,所述第一挡水条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面向所述层压件的一面;所述第一挡水条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卡槽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卡块面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条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设置有锯齿状第一挡水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民朱强忠张圣成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