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5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涉及门内衬结构改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门板和加固组件;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加固框架;加固组件包括一加强杆和卡接于加强杆两端的加固件;加强杆为一镂空杆件;镂空杆件内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为波浪形折板;加强杆两端设置有卡块;加固件包括一底座和连接块;底座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孔;连接块设置于底座一表面中部;连接块一侧面开设有T型卡槽;加固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门内衬框架结构内等间距安装固定多组加固组件,利用加固件与加强杆之间卡接并在加强杆内装设波浪形加强板提高冲击强度,同时方便门板内衬结构的维修和更换。

A Fixed Structure for Installation of Door Lining and Reinforcement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门内衬结构改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自建房和商品房的面积呈快速上升趋势,木制门窗、家具的使用量也大大增加,这就造成了山地林区无序砍伐现象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由于聚氨酯高密度硬泡材料具有与木材相应的密度和强度,并且在隔热、隔音、防水、防潮等性能方面优于木材,在很多行业中都可以替代木材来使用。因此,聚氨酯高密度硬泡材料制作的门板往往会因为自身应力、受力部位的强度考虑不足以及内衬结构强度不足,造成了门板的翘边、鼓膛、掉扇等质量等问题,对市场销售影响很大。因此,本技术在聚氨酯高密度硬泡材料制作本体的基础上,追加了加固组件和加固框架的安装固定结构,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通过在门内衬框架结构内等间距安装固定多组加固组件,利用加固件与加强杆之间卡接并在加强杆内装设波浪形加强板提高冲击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门板抗冲击力弱、容易形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门板和加固组件;所述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加固框架;所述加固框架的边框为方形杆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一加强杆和卡接于加强杆两端的加固件;所述加强杆为一镂空杆件;所述镂空杆件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波浪形折板;所述加强杆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加固件包括一底座和连接块;所述底座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连接块设置于底座一表面中部;所述连接块一侧面开设有T型卡槽;所述加固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内侧壁上;多组所述加固组件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内侧壁上;所述T型卡槽与卡块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框架的厚度与加固组件的厚度相同且厚度范围在3cm-5cm。进一步地,多组所述加固组件的组数范围为4组-8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门内衬框架结构内等间距安装固定多组加固组件,通过增减加固组件来调节不同的抗压强度,利用加固件与加强杆之间卡接,实现门内加强杆的快速更换和维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门内衬结构维护和回收;(2)本技术通过在镂空的加强杆内设置波浪形折板,提高了门体的冲击强度和承力部位强度;固定在加固框架内侧的加固件同时也起到加固合页、锁具的效果,提高了门体的抗冲击强度和承力部位强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加强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固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门板,2-加固框架,3-加固件,4-加强杆,301-底座,302-连接块,303-螺孔,304-T型卡槽,401-加强板,40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门板1和加固组件,门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加固框架2;加固框架2的边框为金属方形杆件;请参阅图3所示,加固组件包括一加强杆4和卡接于加强杆4两端的加固件3;加强杆4为一镂空杆件;镂空杆件内设置有加强板401;加强板401为波浪形折板,由于波浪形折板的波峰和波谷都紧靠在镂空杆件内侧,当门体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形变时,波浪形折板更具有稳定性,能够提升门体机械强度,防止门体发生形变;加强杆4两端设置有卡块402,卡块402为阶梯状的圆柱;请参阅图4所示,加固件3包括一底座301和连接块302;底座301一表面两端设置有螺孔303;连接块302设置于底座301一表面中部;连接块302一侧面开设有T型卡槽304,T型卡槽304与卡块402相互配合;加固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2内侧壁上;多组加固组件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2内侧壁上;T型卡槽304与卡块402卡接,实现加强杆4的快速跟换。其中,加固框架2的厚度与加固组件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4.5cm,厚度相同能够使门面平整且更容易均衡受到的外部冲击力。其中,多组加固组件的组数为6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门板(1)和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加固框架(2);所述加固框架(2)的边框为方形杆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一加强杆(4)和卡接于加强杆(4)两端的加固件(3);所述加强杆(4)为一镂空杆件;所述镂空杆件内设置有加强板(401);所述加强板(401)为波浪形折板;所述加强杆(4)两端设置有卡块(402);所述加固件(3)包括一底座(301)和连接块(302);所述底座(301)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孔(303);所述连接块(302)设置于底座(301)一表面中部;所述连接块(302)一侧面开设有T型卡槽(304);所述加固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2)内侧壁上;多组所述加固组件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加固框架(2)内侧壁上;所述T型卡槽(304)与卡块(402)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内衬与加强杆的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门板(1)和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加固框架(2);所述加固框架(2)的边框为方形杆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一加强杆(4)和卡接于加强杆(4)两端的加固件(3);所述加强杆(4)为一镂空杆件;所述镂空杆件内设置有加强板(401);所述加强板(401)为波浪形折板;所述加强杆(4)两端设置有卡块(402);所述加固件(3)包括一底座(301)和连接块(302);所述底座(301)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孔(303);所述连接块(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红武佩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